战略其实就是,对领先者而言,我怎么保持领先;对后进者,我怎么赶超。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把战略问题都化成一对对的问题:比如说,蓝海战略曾一度流行,是因为它提出一个有启发的二分法:你可以继续在原来的市场里竞争,也转换战场开创新战场。克里斯滕森的二分法是发现,经常有大企业失败,原因是它们采用维持性创新,而取代它们的公司采用的是破坏性创新。
破坏性战略和维持性战略,用《困境与出路》中的这张图最能解释清楚。克里斯滕森最早对硬盘、钢铁行业进行的案例研究先是发现,一些新企业以低成本模型吸引过分满足的顾客,并以此超越那些不断向现有市场提供更好的产品的大公司,这就是所谓低端破坏。后来,他又增加一个新维度“非消费者与非消费情况”,从而引入“新市场破坏”。
克里斯滕森的观点固然有可以简化为一个词从而激起管理时尚的时候,他的第一本书的流行某种程度上是这样的。不过,如果以此看他的工作,恐怕是极大的误解,除了对大量公司个案和行业进行研究之外,克里斯滕森经常超越管理去讨论“什么是好的理论”,这让他的观点的因果关系非常坚实,和钱金仅仅提出一个有启发性的想法完全不同。
克里斯滕森著作的中文版
创新者的窘境(The Innovator's Dilemma),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困境与出路(The Innovator's Solution),中信出版社,2004年5月远见(Seeing What's Next),商务印书馆,2006年6月创新与总经理(Innovation and the General Manager),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以上应该就是克里斯滕森的主要著作了,通过这些著作可以完整了解他的观点。《创新者的窘境》是他的成名之作,完整阐述破坏性创新与维持性创新,这本书提的问题是“大企业为什么会倒闭”;《困境与出路》,进一步深入发展破坏性创新,在原来的性能维度之外再增加一个“非消费一维”,这本书要回答的问题是“企业如何制定破坏性战略”;他的理论,很大程度上是对产业变迁的一种解读和预测,在《远见》,克里斯滕森用这套理论对包括教育业、航空业等行业进行解读;《创新与总经理》是一本案例集,从标题也可看出这本书的所采取的视角:如果我是总经理,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