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5.2007

Google借力美国政府挑战全球网络审查制度

一贯不太关注政府事务的谷歌公司正在采取不同寻常的方式,要求美国贸易官员象处理其它诸如关税等全球贸易壁垒问题一样,处理互联网商业的壁垒——网络限制,帮助其挑战全球日益增长的网络审查制度.
谷歌公司面对全球迅猛增长的政府网络审查制度,特别是在亚洲和中东地区,越来越感受到这一制度对其在线广告驱动的商业盈利模式的威胁,希望政府官员更多考虑从经济角度考虑问题,而不仅是关注政治和任期.

本周一谷歌公司公共政策和政府事务部门负责人Andrew McLaughlin表示:“客观上讲,审查制度是我们面对的第一大商业壁垒”.McLaughlin今年已经就解决网络审查制度问题同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官员进行了多次协商.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发言人Gretchen Hamel说:“如果网络审查制度制造的贸易壁垒侵犯了国际商业惯例,我们将介入.”此外他还表示尽管有关人权问题——比如审查制度,是州政府的管辖范围,但不会影响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介入.

  美国的人权激进分子对谷歌反对网络审查制度的行动表示欢迎,他们曾苛刻地批评谷歌去年同意中国政府对其在中国的网站进行审查.谷歌公司对此辩护说,中国政府为中国用户接入谷歌的网页设置了条件.中国政府采用防火墙减缓和中断国内用户访问未经审查的外国网站.

  在线网络审查在过去五年里迅速增长,与09年代末互联网将不受政府干涉的预期大相径庭.上个月哈佛大学互联网协会Berkman中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在被调查的41个国家中,有25个采用网络审查制度,而在2002年采用网络审查制度的国家只有2到3个.

   谷歌反对审查制度的一个重要思想依据来自于两年前哥伦比亚大学Timothy Wu教授的一篇论文,Wu教授认为从国外网站下载一个网页是有效进口了一项服务.因此,谷歌希望通过商业合同反击审查制度,合同将预先规定在信息服务中保 证自由贸易,出现违反规定情况要寻求公断.美国政府已经同摩洛哥政府,并在2004年开始同泰国政府签署类似的商业协定.

  分析认为谷 歌的商业行动反映出公司越来越看重联邦议员的价值.尽管到2003年公司仍没有雇用一名说客,但是去年公司给华盛顿的 Podesta政治集团支付了16万美元,资助其在互联网自由言论、互联网税收和其它互联网问题方面的工作.毕竟自由表达是谷歌等网络公司唯一的卖点.

6.19.2007

在体验到自己的生产性的力量的基础上建立一种自我意识

一个健全的社会使人能够爱他人,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开拓自己的理性和客观认识,在体验到自己的生产性的力量的基础上建立一种自我意识。一个不健全的社会使人相互憎恨和不信任,使人变成为人所用和为我所用的工具,使人变成他人的附庸或机器人而剥夺了人的自我意识。
  
   弗洛姆《健全的社会》

邻避主义

在 公共設施廠址選定過程中,鄰避情結(Not In My Backyard,簡稱NIMBY)是世界各工業化國家普遍遭遇的現象,故鄰避主義(NIMBYism)的研究一直受到實務界與學術界的重視。產生鄰避情 結的公共設施,通稱為鄰避型設施,往往導致公共政策的制訂經常出現政策癱瘓(policy paralysis)或政策停滯(policy stagflation)的現象,乃成為當代政府機關必須積極面對的公共課題。 本研究旨在探討鄰避設施中鄰避情結現象的因素結構與因應策略。本文以六家民營化發電廠為研究對象,依文獻分析結果,歸納出六項構成鄰避情結的因素:(一) 健康與財產問題;(二)環保回饋問題;(三)生活品質問題;(四)專家決策獨裁問題;(五)信任差距問題;(六)黑白道介入問題。研究方法首先就電廠管理 者與附近社區民眾進行深度訪問,受訪廠商涵蓋台灣全島,從北部的長生與新桃電廠、中部的海渡電廠、南部的麥寮與嘉惠電廠、以及東部的和平電廠等。社區民眾 則以電廠附近的村長及自力救濟團體的領導人為訪問對象,總計約三十人;最後針對電廠所屬鄉鎮居民隨機選取二百六十人進行電話調查。本研究建議:成功的廠址 設定必須從政府管制、社區參與、市場基礎三大類策略著手,以化解民營電廠興建過程中的鄰避現象。

6.17.2007

6.15.2007

雪山.2007.6.13

这世界是个“阴谋”from 黄锫坚

上次在msn的昵称里写“这世界是个阴谋”,结果第二天就遇上530,股市接连跳水好几天,几成股灾。有人骂我乌鸦嘴。呵呵,其实我哪有什么未卜先知,当时刚好在看《货币战争》,得出这世界是个阴谋的感慨罢了。但愿这次不要出口成谶。

《货币战争》一书笼罩在阴谋论的气氛里,惊心动魄,但也让人生疑。我对阴谋论一直有抵触情绪。有人认为,某些经济学家唱空股市,是因为他和他的机构要抄底。我对此从不认同。我只从智力和逻辑上评判一个言论的高低,从不轻易揣测其动机。而《货币战争》是另一种阴谋论。

该书封面拉页就这样写着:

为什么你不知道美联储是私有的中央银行?为什么美国总统遇刺的比例高于美军诺曼底登陆一线部队的伤亡率?自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以来的300年间,几乎每一场世界重大变故背后,都能看到国际金融势力的身影。

全书用无数扣人心弦的故事来论证一点:国际银行家们通过控制一国的货币发行权,诱发了许多经济危机,控制着世界财富的流向与分配。从肯尼迪总统的遇 刺到日本经济泡沫,从1973年中东战争到10年前的东南亚金融危机,都是他们幕后操盘。所以,他们的下一个目标,自然是中国。

很多事实的确让人震惊,比如英国、帝国、意大利,再到美国,货币发行权都不在政府手中,而是被一小撮银行家控制。而美元,目前世界上所有贸易的硬通 货,其发行者美联储到底是什么人控制呢?在媒体和一般经济学著作上,我的确没见过这方面的信息。而《货币战争》认为,美国主流媒体其实刻意过滤掉这一关键 问题。

他的回答是,经过许多年的精心策划,1913年圣诞节前,美联储成立时,貌似滴水不漏:总统任命、国会审核、独立人士任董事,银行家做顾问,但实际上却是华尔街的七巨头在幕后推动和控制。国际银行家终于彻底控制了美国的国家货币发行权。

也许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阴谋论:假设我们在玩杀人游戏,你抽到杀手的签,你就必须扮演杀手。从这个意义上说,谁都可以是杀手。有点像股市里的多 方、空方、主力。并不是谁或某机构必定就是主力,只要你认同一种热门思维,你就是主力。比如最近流行重组题材、资产注入,你跟进了,你就是主力。

这样看来,那些银行家不得不玩下去,他们不得不操纵世界的财富,因为他们进了这一行。而且,其他人也是如此。如果你做实业,搞生产,你就容易被金融实力玩弄。如果你进了投行,玩股票期货,那你注定就是操纵者的一部分。

但《货币战争》阴谋论还有一个更大的警示。那就是西方的主流学说、言论,也许都是在为银行家们服务的。从凯恩斯到格林斯潘,从FT到WSJ,我们想当然奉为皋圭的理论和分析,也许都是银行家阴谋的一部分。所以,《货币战争》的博客就在做这种清理思想的工作,他会对每日新闻逐个点评。

摘一段《货币战争》的话:

原美联储纽约银行副总裁和花旗集团副总裁约翰·埃克斯特说:“……当今大多数经济学家们都是凯恩斯的徒子徒孙培养出来的,包括那些诺贝尔经济学奖的 获得者,如《经济学》的作者保罗·萨谬尔森。他的教材里充满了数学公式和各种彩色图表,但当读到他对黄金的观点时,才发现他的看法几乎没有任何历史纵深而 显得肤浅。他是20世纪学术界的一个典型例子,经济学家们完全忽略了对金钱历史的研究,或者是为了某些理由而选择故意忽略。”

好在宋鸿兵还认可了几个偶像,比如世界银行的首先经济学家Joseph Stiglitz。他对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强烈抨击,让他被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强制退休”。Stiglitz认为,WTO和世行、IMF是一路货色。

怎么样?也许这篇小文的标题应该改成“这世界是个谎言”。一切基本概念,财富、CPI、GDP,FT,WSJ、凯恩斯、格林斯潘,都要价值重估。

6.06.2007

历史上的前天...

服务... ...


Honey, sell the pig! We'll buy on the dip!


Honey, sell the pig! We'll buy on the dip!

Google的野心:掌握你的日常生活

Google的抱负就是要最大化其对用户的个人信息的掌握量,让它的搜索引擎有朝一日能够告诉人们一天中有什么工作要做,以及他们将如何度过他们的日子.
Google的首席执行官Eric Schmidt说,收集更多的个人数据是Google得以发展的关键,并且公司坚信这也是他们既定使命——组织世界的信息中的必然的拓展.
当问道如何看待Google这五年时,Schmidt说:“我们在Google中所具备的总信息量是非常领先的。而且这些算法也将在个性化的方面越做越好。”
“目标是否是让Google的用户能够发问例如‘我明天应该做什么’以及‘我将会有个怎样的工作’这样的问题?”
竞相汇聚个人信息量最为广泛的数据库已经成为搜索引擎领域新的战场,因为它能够让产业提供个性化程度更高的广告。这是搜索产业的圣杯,因为这种类型的广告将能够赢得更高的行市。
Schmidt先生在伦敦告诉记者:“由于我们对你的了解并不多因此我们甚至连最基本的问题都无法回答你。这也是Google拓展中最为重要的方面。”
他说,Google最新重发布的iGoogle服务,它的主要特性是能够让用户自定义他们自己的Google搜索页面并发布他们自己的内容。
另一项服务就是Google在两年前发布的个性化搜索,它能够让用户许可Google存储他们的网上冲浪历史,他们所搜索和点击的内容,并使用这些来为他们创建更为个性化的搜索结果。另一项正在开发中的项目是Google Recommendations(Google 推荐)——它能够根据他们之前已经建立完善的个人偏好,对你提出你可能喜欢的产品或服务的建议。Google不会售卖不利于这些服务的广告,但总有一天会利用他们来向人们显示更具针对性的广告。
Yahoo在今年揭露了一项新的技术——它能够监视互联网用户在在它的门户上所做的事,并使用这些信息来建立用户兴趣的配置文件。这些配置文件接着就会被用来向人们提供他们可能感兴趣的广告内容。这项技术将会被合并在Yahoo改进了的广告系统Project Panama中。
英国的一家搜索公司Autonomy也正在开发一项用作“交易劫持”(transaction hijacking)的技术,它能够在互联网用户打算进行在线购买时对其进行监视,并能够提供更为廉价的选择。这样的监视可能会引发一些隐私问题,但 Google则强调,iGoogle和个性化的服务是让用户能够选择的。
英国的信息专员办公室称他们并没有关注个性化服务的开发。
在今年早些时候,Google通过承诺他们将对通过用户在互联网上的搜索所保留的信息的时间缩减到两年,来对美国和欧洲的一些隐私激进分子采取迂回战术。
同时,Google也直面了人们关于它以3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在线广告公司DoubleClick将可能引发在线隐私受到侵蚀的问题。
由于Google将通过它对网络搜索的记录以及DoubleClick的cookies中的信息来建立个人行为的详细图纸,并且它放置在用户计算机上的软件都将追踪用户们所访问网站的记录,因此对Google的恐惧已经在潜伏。
Schmidt先生说,公司今年将会开发一些技术来减少这种担忧。

6.05.2007

技术性恶心... ....


Google收购行为@2007

收购已经成为Google扩大规模,进入各领域的杀手锏,近期Google接连收购GreenBorder,Panoramio以及Feedburner 让我们对Google的收购行为倍加关注,从过去一年Google的12项收购来看,Google的收购已经成为其进入其他非搜索领域以及击败潜在竞争对 手的法宝。
对此,pcworld 对Google在过去一年中的收购行为进行了一个总结。
未决收购:
2007年4月,收购互联网广告公司Doubleclick。因为被微软等Google的竞争对手以违反竞争为由告上联邦贸易委员会(FTC),还在等待FTC的最后裁决。
已收购:
2006年8月,收购移动照片搜索公司Neven Vision。这项收购被用来改进免费照片管理软件Picasa的技术。
2006年10月,收购wiki技术公司JotSpot 。Google对于Jotspot的长期战略不是很清楚,自从收购后,一直面临一些问题。
2006年10月,16.5亿美元收购Youtube,成为当时的重磅新闻。Google收购Youtube是因为其自行运行的Google Video不能担当大任,只能靠收购Youtube来占领在线视频市场。自收购之后,Google即开始面临接踵而至的版权以及侵权问题。目前, Youtube已经于四大唱片公司以及其他电影电视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相信Youtube的版权问题将会逐步缓解。
2006年12月,2800万美元收购瑞士互联网制图技术公司Endoxon的一部分。目的是促进欧洲地图在Google Earth的下载的应用程序以及在线Google Maps。
2007年3月,从非营利结构 Gapminder收购Trendalyzer软件。目的是改善GoogleAnalytics的统计从数字转向交互动画显示。
2007年3月, 2300万美元收购视频游戏广告技术公司Adscape媒体。
2007年4月,收购瑞典公司Marratech的视频会议软件。官方宣布是为Google的雇员使用,业内人士则认为Google会把这项技术应用到Gtalk中。
2007年4月,收购Tonic Systems。目的是完善Google Office,是未来的Google Powerpoint。
2007年5月23号,收购Feeds烧制网站Feedburner。抢占RSS领域市场份额,改变Google的广告投放方式。
2007年5月29号,收购基于浏览器的安全软件GreenBorder。加强对Google的网络应用程序的保护,保证Google用户的安全。或许会是Symantic、Mcafee以及卡巴斯基的强大的未来竞争对手。
2007年5月30号,收购西班牙的图片网站Panoramio。把Panoramio的内容整合进Google Earth技术中。

6.04.2007

雪山.2007.6.4




YouTube使用受限情况



Mashable制做了一张YouTube的使用受限情况世界地图,Mashable的解释是,这印度和中国两个国家都没有正式封锁YouTube,但却随时都有被封的可能

6.03.2007

雪山.2007.6.3


历史上的前天...




Adobe Acrobat 3D软件

Adobe Acrobat 3D软件使扩展团队能够使用Adobe PDF文档, 更加安全可靠地交流3D设计创意, 从而丰富了协作内容。在Adobe PDF文档中插入并发布用主流的CAD应用程序创建的3D设计, 用免费的Adobe Reader即可轻松地与供应商、合作伙伴及客户共享这些文档。

6.02.2007

生意是生活中黑暗的一面 from 吴晓波

上月,香港的亚洲女首富龚如心去世,那个梳着一对大辫子、总是带着一脸莫测笑容的小女子走完了她跌荡的一生。至今,港岛内外仍溅起无穷感慨。
龚如心生命的最后八年,都深陷在与公公的财产官司中,围绕300多亿元的金钱,双方展开了惨烈的、撕去一切家庭温情的攻防战,所有的隐私、恩仇、算计都在这场大官司中逼现无遗。龚如心曾说,这八年间她没有一天是真正快乐的。她常年肚痛,却没有时间和心情去医院好好检查一下,痛到难过的时候,也不过“用个暖水袋就应付过去了”。官司大胜后,她才心安理得地去医院求诊,结果被确诊为卵巢癌晚期,因延误长达三年之久,癌细胞已扩散到肺、肾、肝等其他器官,寿命只剩下四个月。在龚如心的葬礼上,她的一位富豪朋友唏嘘道,“如果当年她明白自己只有八年寿命了,不知道还会不会执意地打那场官司?”
事实上,活着的人很少能够直面这些感慨,哀乐陡起,人人彻悟,转身离去,再陷红尘。只有那个瞎了眼睛的美国女孩海伦才会祈祷,“假如能给我三天光明”,我们这些天天在光明中的人却有几个感恩于光明的珍贵?龚如心去世后,围绕她遗下的千亿元遗产又呈现惊天大变数,在龚氏家族与一个神秘风水师之间即将展开下一轮剧烈的争夺。而谁又说得清楚,是非得失对于局中的人们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佛家《金刚经》中有偈语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在《圣经》中,也有一句类似深意的话说:“世人行动,实系幻影,他们忙乱,真是枉然,积聚财富,不知将来,有谁收取。”佛祖和基督的话,世人听了上千年,却如秋风过耳,哪有丝缕落在心上?
这些年在国内接触无数企业家,他们大多少年贫寒,青年拼搏,中年富足,等到住进别墅、开上奔驰之后,却迷失在商业的大雾中。有一次,我参加一个企业家论坛,旁边坐着一位从事地产和酒店业、排在《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前五十名的企业家,他为了证明自己是多么的勤于工作,便举例说,在过去的十年里,他从来没有在家里吃过一顿年夜饭,他的集团拥有全中国最豪华的游艇,可是他的家人从来没有上去游玩过。在他这么侃侃而谈的时候,我突然很想用话筒砸在他的头上,我很想问问他,你有没有想过妻子和儿女是怎么度过那十个寂寞除夕夜的?你拥有全中国最豪华的游艇,而自己的家人却无缘享用,那要这样的丈夫和父亲却有何趣?人类因为消费而创造物质,如果仅仅沉迷在物质的创造中,那么,现在把全世界的金山都给你,又有什么意义?我的话筒最终没有砸下去,否则倒可能“棒喝”醒一个梦中人。
在我的经验之中,企业家实在是世界上最孤独和焦虑的职业,企业越大,朋友越少,资产越多,危机越重,商业是一个功利的游戏,深陷其中,追名逐利,永无尽头。因此,我们很少看到真正快乐的企业家。2001年,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理查德·泰德罗为柯达公司的创始人乔治·伊士曼写传,他记下了伊士曼在1925年说过的一句话,“我们在工作时决定我们在世界上拥有什么,我们在娱乐时决定我们是什么。”之后,泰德罗情不自禁地评论说,“我不愿意说他爱的是生意本身,生意意味着战争。生意意味着冷酷无情,生意是伊士曼生活中黑暗的一面。” 伊士曼终生无法摆脱生意带来的压力和阴影,最后,他选择举枪自尽来结束自己忙碌而辉煌的一生。
也许,只有一个企业家开始意识到“生意是生活中黑暗的一面”,他才可能去寻找生活中另外的一面。
有一次,我与一位拥有十多亿元身家的朋友出游,在过海关的时候,前面排着一个美国中年人和他的七、八岁的女儿,因为孩子太矮小,父亲要抱起他来给海关官员看,目睹那一景,我的朋友突然之间若有所动,他对我说,我已经记不起来,我女儿这么大的时候,做父亲的我到底有没有抱过她。如今,我开始有点时间了,女儿却已经亭亭玉立长成了一个大姑娘,却再也没有机会抱起她了。他说这番话的时候,泪光微闪,我读得出他内心的激荡。生命确如扁舟过江,一切都顺流而下,过去的风景永远不会再回来。
便是在那次经历之后,我的这位朋友放下了集团的日常事务,开始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家庭。不久前,他再来杭州,我们在湖边喝茶,他说,我现在知道金钱对于生活到底意味着什么了,譬如,你有数米高的钞票,你每日所用,无非是上面的那几张,而钱能生钱,日日见涨,你一辈子所用的,无非还是那上面的几张,余下的部分,是钞票还是砖头其实毫不重要,而它们的多少实际上与你的生活也毫无干系。他说这席话的时候,清茶拂面,神情淡定,俨然已洗去大半的焦虑。
今年春天,多年观察亚洲的傅高义教授来访中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认为,三十年经济变革的成功让中国正进入百年以来最强盛的时期,对于全民来说,除了尽情享受变革所带来的繁荣之外,一个重大的考验是,中国人是否已经培养起了承受如何巨大财富所衍生出的种种精神压力和思想冲击?很显然,面对这种压力和冲击,率先富足起来的企业家群体是首当其冲的一类人。
由龚如心的去世,想到这些。在月夜下煮起半壶普洱,唤妻子一起看今年新一季的《越狱》。(周末画报的专栏)

雪山.2007.6.2


6.01.2007

雪山.2007.6.1. 快乐!!!


6.1 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