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2007

信息交流模型


信息交流有“直接”和“间接”的属性。人与人最直接的交流方式是面对面的交谈。目前,最接近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恐怕是视频会话。通过屏幕和音箱,可以看到对方的表情,听到对方的声音。这样的功能已经在一些IM产品上实现了。更间接一点儿的方式是单纯的语音对话,打电话就是这样的。同样,不只一个的IM产品也能实现这个功能。更间接的大概就是互发文字的聊天了。手机短信就是这样的。这也是IM产品的核心。MSN和QQ都有一项功能是“个人消息”,用户写入一些消息,他(她)的朋友直接就可以看到。我曾经帮一个朋友找兼职的翻译工作,就在“个人消息”中写入了“谁要找兼职的翻译……”。这个方式比起文字的对话来,显得更间接。我并没有去对某一个特定的好友说这些话,但是,好友们却知道了。我喜欢称之为“消极的信息交流”。更“消极”或者说更间接一些的方式是Blog。我将要说的话放到Blog中,而不是直接去和朋友说,朋友们能看到,也可以评论、trackback什么的。如果,我是某个网站的主编,我就可以将某一篇文章放到网站上,让其他人来看。对于其他人来说,就是在“看新闻”。此时,信息的交流已经相当间接了。一位读者要想对文章作者阐述自己的想法已经比较困难了。至于象ftp、电驴、bt,要实现信息的交流则更间接了。至少用户需要先下载、观看,这要比读一篇文章更费时间。又有多少人知道如何找到某个bt种子的作者呢?信息的发布者与接收者通过间接的方式实现着信息的交流。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示意图来表明从直接到间接的整个区间。

如图中所示,视频对话并不是直接交流方式的尽头,也许以后还会开发出更接近真实对话的方式。同样,FTP数据分享也不是最间接的交流方式,只要有需求,谁知道还会有多少种更间接的交流方式将被创造出来呢。“直接的信息交流”和“间接的信息交流”都是有需求的。我们为什么会选择发短信而不是打电话?似乎最重要的原因是“短信更便宜”。然而这却不是唯一重要的原因。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有时候,打电话一两分钟就能说清楚的事,我们却不愿打,而是发短信,经过若干次短信往来才搞定。算起来经济上并不便宜,而且花费了更多的时间。这是因为我们觉得这件事用间接一点儿的方式交流会更好。在实时的通话过程中,10秒钟的停顿会让对方产生很多猜测,“喂,你在听吗?”“现在说话不方便?”“怎么了?我说错什么了?”而短信的交流过程中,花上几分钟考虑该如何回复是很正常的。更间接的方式让一些人不善言词的人交流起来更从容。IM中的文字聊天与语音聊天同样存在类似的情况。上面提到的“找兼职翻译”的例子也是一种对间接交流方式的需求。也许我知道有几个朋友可能能帮上忙,但是我却不愿意逐个的去问,只是将这句话写在那里,“谁有兴趣就来联系我”。IM产品为用户提供了这样一种交流方式。互联网产品的发展方向并不是为用户实现最直接的信息交流方式,而是实现尽可能多样化的信息交流方式。


信息交流有“主动”和“被动”的属性。除了直接与间接的属性,信息交流还存在“主动”与“被动”的属性。信息的交流需要发布者和接受者两个人。发布者是主动的,接受者是被动的。最小的信息交流单元是:发布者将信息发布出去,接受者收到。在比较直接的交流方式中,一次交流通常会由很多信息交流单元组成,发布者与接受者的角色反复交替,比如,网上的文字聊天。你有来言,我有去语。无论是交流中哪一方,都既是接收者,又是发布者。在整个聊天过程中,某一方既不是主动的也不是被动的。在比较间接的交流方式中,一次交流中的信息交流单元比较少,比如,ftp上传与下载。我将一个文件上传到ftp空间中,一个朋友去下载。发布者与接受者角色明确,主动与被动关系清楚。


直接与间接一样,主动与被动也都是用户需要的。我们需要被动的接受信息,了解NBA的战况、汤姆斯杯的战况、F1战况、海湾战争战况。传统的新闻网站提供了海量的信息,现在更有RSS之类的方式让接收信息效率更高。我们也需要发布信息,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我会去投稿,争取把这篇文章发布在蓝色理想上,让别人看到。Web2.0使得间接的方式不再是一个点,而是变成了一条线。以网络相册为例。传统的网络相册,一个用户可以是信息发布者,可以是信息接收者,也可以兼备两者,仅此而已。Web2.0造就了flickr。用户可以发布照片,可以浏览别人的照片,可以给别人的照片加Tags,评论别人的照片,可以加入group……一个用户可以任意选用这些功能中的几个。那么,这样一个用户到底是信息发布者呢,还是信息接收者呢?他(她)应该处在接收端与发布端中间的某个位置。

Web2.0让用户可以自由的选择位置,在由上至下的线段中任意的游走。所谓的“web2.0让用户更好的参与”,实际上,就是意味着原本只是被动的接收信息的用户可以往“主动”的那一端移动了。随着技术的发展,更多的间接的交流方式都将能实现由主动到被动的连通。而更多的更自由的交流方式显然是有价值的,或者说是有需求的。
信息交流的方式有无限多种。一种信息交流方式具有特定的主动被动属性,在主动-被动的直线中有无限多个这样的点。从理论上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无限多种。实际的互联网产品往往不是只实现一种信息交流方式。比如,MSN,可以文字会话,也可以语音,也可以视频,个人消息,形象照片……实际上,覆盖了“直接-间接”维度上的一个区间。现有的互联网产品就是这样一个个区间,或者点,或者面,或者…嗯,怎么说呢?
看下面的图吧。众多的互联网产品有些彼此距离较远,有些彼此距离很近,有些部分重叠,也就是所谓的竞争对手。在整个图中,有些地方产品的密度较高,有些地方则比较空旷。那么,在空白的地方插一脚显然要比在满是对手的地方拼命容易很多了。这正是互联网产品创新的一个思路。规模较小的公司往往倾向于这种做法,“绕开大块头的猛兽,去填补空白。”而那些大块头的做法则是不断加大自己的覆盖面积。如果在一个产品上就能实现所有的信息交流需求,对用户来讲,当然比“东市买骏马,西市配鞍鞯”方便多了。这正是大公司的一个优势。
互联网只是实现信息交流的一种途径,除此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途径。在前面也已经提到了诸如手机之类的终端。如您所知,互联网、个人电脑都只是一种工具,是实现信息交流的一种途径。如果另外一种设备能提供和PC+web相同的所有服务,并且还具有某些独特的优势,那不是更好吗?是的,比如,手机,就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手机上可以浏览网页了,可以使用IM了,可以看视频了……不过,一切都还在进行中,至少目前为止,手机还不是上面所想象的那个理想的设备,至少,在手机上还不能让用户痛快的玩CS。
与手机类似,电视也是一个终端。让电视去实现更多的信息交流方式也存在可能。微软的维纳斯、盛大的盒子,都是针对这个思路的尝试。某个终端并不是排他的。并不是我们拥有了更强大的手机就不在需要PC或者电视机了。不同的终端在不同的情景中会有自己的优势。
更为理想的情况应当是,当我坐在电视前就可以用电视搞定一切。当我钻进被窝里,就可以用手机为所欲为。实现各种信息交流都不再局限于某种终端。手机、PC、电视机或许还不够呢。当然,目前为止,和您一样,我也还是用电视机看电视节目,用手机打电话的。可是谁知道若干年后,烟灰缸会不会成为一个新的信息交流终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