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0.2007

你陷入“隧道视野“了吗?

方军商业日记 2007年8月30日
你陷入“隧道视野“了吗?

近来,突然觉得陷入“隧道视野”,就是像在隧道里只能看到前方极小的一部分。这种感觉强烈,是因为多次体验到,在摆脱隧道视野,立刻看到那些过去忽视的东西。

这些过去被忽视的东西是否影响决策并不重要。实际上做事时,我们需要的是“隧道视野”,主动地屏蔽一些东西,让自己聚焦。有些东西就在眼前,非常明显,却看不到,才是真正应该担忧的。是否看到是一回事,是否关心又是另一回事。

以赛亚·柏林把人分成两类:一类是刺猬,一类是狐狸。狐狸懂得好多事,刺猬只知道一件大事。 但或许我们应该说,人需要既是狐狸又是刺猬,在观察时是知道很多事的狐狸,在做事时是只知道一件事的刺猬。

我以为,关于做事的方式,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的话很有道理:“就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然后看好篮子。”

斯 坦福商学院教授罗伯特·伯格曼评价英特尔创始人格鲁夫时说了类似的观点,“通过创造一种战略矢量(strategic vector),格鲁夫能够聚集百分之一百多力量,并且发挥百分之一百的力量来推动英特尔公司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进。”集中是格鲁夫的特点,有句话可能会一 直跟随他:“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或许对这个问题只能辨证地看,用格鲁夫的词汇说就是,在观察时,我们要判断自己看到的是“信号”还是“噪声”;在试验时,我们要“让混乱统治一切”;最终,我们要“乱中求治”,“专注于某一方向,以最快的速度奔跑”。

8.28.2007

墨菲定律、二八法则、马太效应、、、

墨菲定律、二八法则、马太效应、手表定理、“不值得”定律、彼得原理、零和游戏、华盛顿合作规律、酒与污水定律、水桶定律、蘑菇管理原理、钱的问题、奥卡姆剃刀等13条是左右人生的金科玉律。

一、墨菲定律

1949年,一位名叫墨菲的空军上尉工程师,认为他的某位同事是个倒霉蛋,不经意间开了句玩笑:“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让他去做就一定会弄糟。”
 这句话迅速流传,并扩散到世界各地。在流传扩散的过程中,这句笑话逐渐失去它原有的局限性,演变成各种各样的形式,其中一个最通行的形式是:“如果坏事情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
  这就是著名的“墨菲定律”。下面是墨菲定律的一些变种或推论。
人生哲学
 1.别试图教猫唱歌,这样不但不会有结果,还会惹猫不高兴?
 2.别跟傻瓜吵架,不然旁人会搞不清楚,到底谁是傻瓜?
 3.不要以为自己很重要,因为没有你,太阳明天还是一样从东方升上来?
 4.笑一笑,明天未必比今天好。
 5.好的开始,未必就有好结果;坏的开始,结果往往会更糟。
处世原理
 6.你若帮助了一个急需用钱的朋友,他一定会记得你——在他下次急需用钱的时候。
 7.有能力的——让他做;没能力的──教他做;做不来的──管理他。
 8.你早到了,会议却取消;你准时到,却还要等;迟到,就是迟了。
 9.你携伴出游,越不想让人看见,越会遇见熟人。
爱情意义
 10.你爱上的人,总以为你爱上他是因为:他使你想起你的老情人。
 11.你最后硬着头皮寄出的情书;寄达对方的时间有多长,你反悔的时间就有多长。
生活常识
 12.东西越好,越不中用。
 13.一种产品保证60天不会出故障,等于保证第61天一定就会坏掉。
 14.东西久久都派不上用场,就可以丢掉;东西一丢掉,往往就必须要用它。
 15.你丢掉了东西时,最先去找的地方,往往也是可能找到的最后一个地方。
 16.你往往会找到不是你正想找的东西。
 17.你出去买爆米花的时候,银幕上偏偏就出现了精彩镜头。
 18.另一排总是动的比较快;你换到另一排,你原来站的那一排,就开始动的比较快了;你站的越久,越有可能是站错了排。
 19.一分钟有多长? 这要看你是蹲在厕所里面,还是等在厕所外面。

二、二八法则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帕列托在对19世纪英国社会各阶层的财富和收益统计分析时发现:80%的社会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而80%的人只拥有社 会财富的20%,这就是“二八法则”。“二八法则”反应了一种不平衡性,但它却在社会、经济及生活中无处不在。 附:破窗理论等

在商品营销中,商家往往会认为所有顾客一样重要;所有生意、每一种产品都必须付出相同的努力,所有机会都必须抓住。而“二八法则”恰恰指出了在原因和结 果、投入和产出、努力和报酬之间存在这样一种典型的不平衡现象:80%的成绩,归功于20%的努力;市场上80%的产品可能是20%的企业生产的;20% 的顾客可能给商家带来80%的利润。遵循“二八法则”的企业在经营和管理中往往能抓住关键的少数顾客,精确定位,加强服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美国的普 尔斯马特会员店始终坚持会员制,就是基于这一经营理念。

“二八法则”同样适用于我们的生活,如一个人应该选择在几件事上追求卓越,而不必强求在每件事上都有好的表现;锁定少数能完成的人生目标,而不必追求所有的机会。

三、马太效应

《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 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了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 于是国王便奖励了他5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巾里存着,我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 人的那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这就是马太效应,它反映了当今社会中 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即赢家通吃。
对企业经营发展而言,马太效应告诉我们,要想在某个领域保持优势,就必须在此领域迅速做大。当你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头羊的时候,即便投资回报率相同,你也能 更轻易地获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而若没有实力迅速在某个领域做大,就要不停地寻找新的发展领域,才能保证获得较好的回报。

四、手表定理

手表定理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 准确时间的信心。你要做的就是选择其中较信赖的一只,尽力校准它,并以此作为你的标准,听从它的指引行事。记住尼采的话:“兄弟,如果你是幸运的,你只需 有一种道德而不要贪多,这样,你过桥更容易些。”
  如果每个人都“选择你所爱,爱你所选择”,无论成败都可以心安理得。然而,困扰很多人的是:他们被“两只表”弄得无所,心身交瘁,不知自己该信仰哪一 个,还有人在环境、他人的压力下,违心选择了自己并不喜欢的道路,为此而郁郁终生,即使取得了受人瞩目的成就,也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
  手表定理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就是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组织的管理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 甚至每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人来同时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或这个人无所适从。手表定理所指的另一层含义在于每个人都不能同时挑选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你 的行为将陷于混乱。

五、“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个定律似乎再简单不过了,但它的重要性却时时被人们疏忘。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理, 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
   哪些事值得做呢?一般而言,这取决于三个因素。
  1、价值观。关于价值观我们已经谈了很多,只有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事,我们才会满怀热情去做。
  2、个性和气质。一个人如果做一份与他的个性气质完全背离的工作,他是很难做好的,如一个好交往的人成了档案员,或一个害羞者不得不每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
  3、现实的处境。同样一份工作,在不同的处境下去做,给我们的感受也是不同的。例如,在一家大公司,如果你最初做的是打杂跑腿的工作,你很可能认为是不值得的,可是,一旦你被提升为领班或部门经理,你就不会这样认为了。
   总结一下,值得做的工作是: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适合我们的个性与气质,并能让我们看到期望。如果你的工作不具备这三个因素,你就要考虑换一个更合适的工作,并努力做好它。
  因此,对个人来说,应在多种可供选择的奋斗目标及价值观中挑选一种,然后为之而奋斗。“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才可能激发我们的奋斗毅力,也 才可以心安理得。而对一个企业或组织来说,则要很好地分析员工的性格特性,合理分配工作,如让成就欲较强的职工单独或牵头来完成具有一定风险和难度的工 作,并在其完成时给予定时的肯定和赞扬;让依附欲较强的职工更多地参加到某个团体中共同工作;让权力欲较强的职工担任一个与之能力相适应的主管。同时要加 强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认同感,让员工感觉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值得的,这样才能激发职工的热情。

六、彼得原理

管理学家劳伦斯·丁·彼得(Laurence.J.Peter),1917年牛于加拿大的范库弗,1957年获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学士学位,6年后又获得 该校教育哲学博士学位,他阅历丰富,博学多才,著述颇丰,他的名字还被收人了《美国名人榜》、《美国科学界名人录》和《国际名人传记辞典》等辞书中。

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正是彼得根据千百个有关组织中不能胜任的失败实例的分析而归纳出来的。其具体内容是:“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 不能胜任的地位”。彼得指出,每一个职工由于在原有职位上工作成绩表现好(胜任),就将被提升到更高一级职位;其后,如果继续胜任则将进一步被提升,直至 到达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由此导出的彼得推论是,“每一个职位最终都将被一个不能胜任其工作的职工所占据。层级组织的工作任务多半是由尚未达到不胜任阶层 的员工完成的。”每一个职工最终都将达到彼得高地,在该处他的提升商数(PQ)为零。至于如何加速提升到这个高地,有两种方法。其一。是上面的“拉动”, 即依靠裙带关系和熟人等从上面拉;其二是自我的“推动”,即自我训练和进步等,而前者是被普遍采用的。

彼得认为,由于彼得原理的推出,使他“无意间”创设了一门新的科学——层级组织学(hierarchiolgy)。该科学是解开所有阶层制度之谜的钥匙, 因此也是了解整个文明结构的关键所在。凡是置身于商业、工业、政治、行政、军亨、宗教、教育各界的每个人都和层级组织息息相关,亦都受彼得原理的控制。当 然,原理的假设条件是:时间足够长,五层级组织里有足够的阶层。彼得原理被认为是同帕金森定律有联系的。

帕金森(C.N.Parkinson)是著名的社会理论家,他曾仔细观察并有趣地描述层级组织中冗员累积的现象。他假设,组织中的高级主管采用分化和征服 的策略,故意使组织效率降低,借以提升自己的权势,这种现象即帕金森所说的“爬升金字塔”。彼得认为这种理论设计是有缺陷的,他给出的解释员工累增现象的 原因是层级组织的高级主管真诚追求效率(虽然徒劳无功)。正如彼得原理显示的,许多或大多数主管必已到达他们的不胜任阶层。这些人无法改进现有的状况,因 为所有的员工已经竭尽全力了,于是为了再增进效率,他们只好雇用更多的员工。员工的增加或许可以使效率暂时提升,但是这些新进的人员最后将因晋升过程而到 达不胜任阶层,于是唯一改善的方法就是再次增雇员工,再次获得暂时的高效率,然后是另一。次逐渐归于无效率。这样就使组织中的人数超过了工作的实际需要。

彼得原理首次公开发表于1960年9月美国联邦出资的一次研习会上,听众是一群负责教育研究计划、并刚获晋升的项目主管,彼得认为他们多数人“只是拼命地 想复制一些老掉牙了的统计习题”,于是引介彼得原理说明他们的困境。演说召来了敌意与嘲笑,但是彼得仍然决定以独特的讽刺手法呈现彼得原理,尽管所有案例 研究都经过精确编纂,且引用的资料也都符合事实,最后定稿于1965年春完成,然后总计有16家之多的出版社无情地拒绝了该书的手稿。1966年,作者零 星地在报纸上发表了几篇述论同一主题的文章,读者的反应异常热烈,引得各个出版社趋之若婺鸳。正如彼得在自传中提到的,人偶尔会在镜中瞥见自己的身影而不 能立即自我辩认,于是在不自知前就加以嘲笑一番,这样的片刻里正好可以使人进一步认识自己,“彼得原理”扮演的正是那样一面镜子。

七、零和游戏

一个游戏无论几个人来玩,总有输家和赢家,赢家所赢的都是输家所翰的,所以无论输赢多少,正负相抵,最后游戏的总和都为零,这就是零和游戏。
零和游戏之所以受人关注,是因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处处都能找到与零和游戏雷同或类似的现象。我们大肆开发利用煤炭石油资源,留给后人的便越来越少;我们研 究生产了大量的转基因产品,一些新的病毒也跟着冒了出来;我们修筑了葛洲坝水利工程,白鳍豚就再也不能洄游到金沙江产卵了……
发展是硬道理。人类在经历了经济高速增长、科技迅猛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曰益严重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之后,可持续发展理论才逐渐浮出水面。零和游戏原 理正在逐渐为“双赢”观念所取代,人们逐渐认识到“利己”而不“损人”才是最美好的结局。实践证明,通过有效合作,实现皆大欢喜的结局是可能的。
领导者要善于跳出“零和”的圈子,寻找能够实现“双赢”的机遇和突破口,防止负面影响抵消正面成绩。批评下属如何才能做到使其接受而不抵触,发展经济如何才能做到不损害环境,开展竞争如何使自己胜出而不让对方受到伤害,这些都是每一个为官者应该仔细思考的问题。
还是那句话,世上没有现成的标准答案。这些企业经营管理定律只能供我们参考和借鉴,至于什么条件下适合借鉴哪一种,回到手表定理上去,你需要自己选择一块戴着舒适而又走时准确的手表。

八、华盛顿合作规律

华盛顿合作规律说的是: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多少有点类似于“三个和尚”的故事。

  人与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而是复杂和微妙得多。在人与人的合作中,假定每一个人的能力都为1,那么10个人的合作结果有时比10大得多,有时甚至比1还要小。因为人不是静止的物,而更像方向不同的能量,相互推动时自然事半功倍,相互抵触时则一事无成。

九、酒与污水定律

酒与污水定律是指,如果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中,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几乎在任何组织里,都存在几个 难弄的人物,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把事情搞糟。他们到处搬弄是非,传播流言、破坏组织内部的和谐。最糟糕的是,他们像果箱里的烂苹果,如果你不及时 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它苹果也弄烂,“烂苹果”的可怕之处在于它那惊人的破坏力。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部门可能会被吞没,而一个人无 德无才者能很快将一个高效的部门变成一盘散沙。组织系统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协和容忍的基础上的,它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破坏者能力非凡 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破坏总比建设容易。一个能工巧匠花费时日精心制作的陶瓷器,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毁坏掉。如果拥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会有多少像样 的工作成果。如果你的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你应该马上把它清除掉;如果你无力这样做,你就应该把它拴起来。

十、水桶定律

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水桶中最短的一块木板而不是最长的那块木板。
任何组织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但劣势部分却往往决定着整个组织的水平。问题是劣势部分是组织中一个有用的部分,你不能把它当成烂苹果扔掉,否则,你会一点水也装不了,可它却让你那些长的东西白长了!
劣势决定优势,劣势决定生死,这是市场竞争的残酷法则。水桶定律告诉我们,领导者要有忧患意识,如果你个人身上某个方面是“最短的一块”,你应该考虑尽快 把它补起来;如果你所领导的集体中存在着“一块最短的木板”,你一定要迅速将它做长补齐,否则,它带给你的损失可能是毁灭性的—叫艮多时候,往往就是因为 一件事没做好而毁了所有的努力。有些人也许不知道水桶定律,但都知道“一票否决”,这是中国的“水桶”,有了它你便矢口道水桶定律是多么重要。
决策和执行发生的机率。让谋划的人尽心谋划,让执行的人全力执行,让他们都从中获得间接而不是直接的功利,这样我们才能把“粥”分得更好。当然,还应有必不可少的独立的监督。

十一、蘑菇管理原理

蘑菇长在阴暗的角落,得不到阳光,也没有肥料,自生自灭,只有长到足够高的时候才开始被人关注,可此时它自己已经能够接受阳光了。
蘑菇管理是大多数组织对待初入门者、初学者的一种管理方法。从传统的观念上讲,“蘑菇经历”是一件好事,它是人才蜕壳羽化前的一种磨炼,对人的意志和耐力 的培养有促进作用。但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蘑菇管理有着先天的不足:一是太慢,还没等它长高长大恐怕疯长的野草就已经把它盖住了,使它没有成长的机会;二是 缺乏主动,有些本来基因较好的蘑菇,一钻出土就碰上了石头,因为得不到帮助,结果胎死腹中。
让初入门者当上一段时间的“蘑菇”,可以消除他们不切实际的幻想,从而使他们更加接近现实,更实际、更理性地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领导者应当注意的是,这 一过程不可过长,时间太长便会使其消极退化乃至枯萎,须知不给阳光不给关爱不仅是任其自生自灭,而且更是对其成长的抑制。如何让他们成功地走过生命中的这 一段,尽快吸取经验、成熟起来,这才是领导者所应当考虑的。

十二、钱的问题

当某人告诉你:“不是钱,而是原则问题”时,十有八九就是钱的问题。
  照一般的说法,金钱是价值的尺度,交换的媒介,财富的贮藏。但是这种说法忽略了它的另一面,它令人陶醉、令人疯狂、令人激动的一面,也撇开了爱钱的心理不谈。马克思说,金钱是“人情的离心力”,就是指这一方面而言。
  关于金钱的本质、作用和功过,从古到今,人们已经留下了无数精辟深刻的格言和妙语。我们常会看到,人们为钱而兴奋,努力赚钱,用财富的画面挑逗自己。 金钱对世界的秩序以及我们的生活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广泛的,这种影响有时是潜在的,我们往往意识不到它的作用如此巨大,然而奇妙的是:它完全是人类自己 创造的。致富的驱动力并不是起源于生物学上的需要,动物生活中也找不到任何相同的现象。它不能顺应基本的目标,不能满足根本的需求 -的确,“致富”的定义就是获得超过自己需要的东西。然而这个看起来漫无目标的驱动力却是人类最强大的力量,人类为金钱而互相伤害,远超过其他原因。

附:一街东头那个乞丐去摸彩票。中了五等奖,得款50元。甚喜!这个冬天好过了,他拥有棉袄、棉裤、和棉鞋了。街西头那个乞丐也去摸彩票。中了一等奖,得款50万元。狂喜! 

 首先大宴宾客,热闹三天,煞是风光,耗款3千元,小意思。然后买西服、配手机、穿金戴银,容光焕发,一扫穷气。再次,买房子,满街转悠,要带车库的。第 四,就是买车了。“夏利”太便宜,“奔驰”太贵,还是“桑塔纳”吧!第五……第六……第七……过年的时候,街东头那个乞丐还在到处晃悠,穿着那50元买的 “家当”;而街西头那个乞丐却在劳教所里,据说是因为赌博、嫖娼、吸毒、闹事……拥有50元,街东头的乞丐不再受冻,自得其乐;拥有50万元,街西头乞丐 成了个大富翁,却也把自己送上了死路。不懂得善用钱财的人,还是没钱点才安全。

十三、奥卡姆剃刀定律

12世纪,英国奥卡姆的威廉主张唯名论,只承认确实存在的东西,认为那些空洞无物的普遍性概念都是无用的累赘,应当被无情地“剃除”。他主张“如无必要, 勿增实体”。这就是常说的“奥卡姆剃刀”。这把剃刀曾使很多人感到威胁,被认为是异端邪说,威廉本人也因此受到迫害。然而,并未损害这把刀的锋利,相反, 经过数百年的岁月,奥卡姆剃刀已被历史磨得越来越快,并早已超载原来狭窄的领域,而具有广泛、丰富、深刻的意义。

  奥卡姆剃刀定律在企业管理中可进一步演化为简单与复杂定律:把事情变复杂很简单,把事情变简单很复杂。这个定律要求,我们在处理事情时,要把握事情的主要实质,把握主流,解决最根本的问题,尤其要顺应自然,不要把事情人为地复杂化,这样才能把事情处理好。

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经过观察提出了“破窗理论”。

  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在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

  “破窗理论”更多的是从犯罪的心理去思考问题,但不管把“破窗理论”用在什么领域,角度不同,道理却相似: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必须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玻璃的窗户”。

  推而广之,从人与环境的关系这个角度去看,我们周围生活中所发生的许多事情,不正是环境暗示和诱导作用的结果吗?

  比如,在窗明几净、环境优雅的场所,没有人会大声喧哗,或“噗”地吐出一口痰来;相反,如果环境脏乱不堪,倒是时常可以看见吐痰、便溺、打闹、互骂等不文明的举止。

  又比如,在公交车站,如果大家都井然有序地排队上车,又有多少人会不顾众人的文明举动和鄙夷眼光而贸然插队?与这相反,车辆尚未停稳,猴急的人们你推 我拥,争先恐后,后来的人如果想排队上车,恐怕也没有耐心了。因此,环境好,不文明之举也会有所收敛;环境不好,文明的举动也会受到影响。人是环境的产 物,同样,人的行为也是环境的一部分,两者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在公共场合,如果每个人都举止优雅、谈吐文明、遵守公德,往往能够营造出文明而富有教养的氛围。千万不要因为我们个人的粗鲁、野蛮和低俗行为而形成“破窗效应”,进而给公共场所带来无序和失去规范的感觉。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平时一直强调的“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就不仅仅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它决定了我们自身的一言一行对环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帕金森定律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通过长期调查研究,写出一本名叫《帕金森定律》的书。他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 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这第一条路是万万 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利;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 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们不会对自己的权利构成威胁。两个助手既然无能,他们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 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苛希纳定律

  西方管理学中有一条著名的苛希纳定律:如果实际管理人员比最佳人数多两倍,工作时间就要多两倍,工作成本就要多4倍;如果实际管理人员比最佳人员多3倍,工作时间就要多3倍,工作成本就要多6倍。

  250定律

  美国著名推销员拉德在商战中总结出了“250定律”。他认为每一位顾客身后,大体有250名亲朋好友。如果您赢得了一位顾客的好感,就意味着赢得了 250个人的好感;反之,如果你得罪了一名顾客,也就意味着得罪了250名顾客。这一定律有力地论证了“顾客就是上帝”的真谛。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 示:必须认真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每一个人的身后,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数量不小的群体。善待一个人,就像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

  达维多定律

  达维多定律是以英特尔公司副总裁达维多的名字命名的。他认为,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上总是占据主导地位,那么就要做到第一个开发出新产品,又第一个淘汰 自己的老产品。这一定律的基点是着眼于市场开发和利益分割的成效。因为人们在市场竞争中无时无刻不在抢占先机,只有先入市场才能更容易获取较大的份额和较 高的利润。

  木桶定律

一个有许多块长短不同的木板箍成的木桶,决定其容量大小的并非其中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同样,在一个企业的营销过程中,必然存在着许多相关的环节,只有找出制约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某一关键环节,把这一个矛盾解决了,其它矛盾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a、领导

一、 素养

蓝斯登原则

在你往上爬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梯子的整洁,否则你下来时可能会滑倒。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蓝斯登
点评:进退有度,才不至进退维谷;宠辱皆忘,方可以宠辱不惊。

卢维斯定理

谦虚不是把自己想得很糟,而是完全不想自己。
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h·卢维斯
点评:如果把自己想得太好,就很容易将别人想得很糟。

托利得定理

测验一个人的智力是否属于上乘,只看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
提出者:法国社会心理学家h·m·托利得
点评:思可相反,得须相成。

二、统御

刺猬理论

刺猬在天冷时彼此靠拢取暖,但保持一定距离,以免互相刺伤。
点评:保持亲密的重要方法,乃是保持适当的距离。

鲦鱼效应

鲦鱼因个体弱小而常常群居,并以强健者为自然首领。将一只稍强的鲦鱼脑后控制行为的部分割除后,此鱼便失去自制力,行动也发生紊乱,但其他鲦鱼却仍像从前一样盲目追随。
提出者:德国动物学家霍斯特
点评:1、下属的悲剧总是领导一手造成的。2、下属觉得最没劲的事,是他们跟着一位最差劲的领导。

雷鲍夫法则

在你着手建立合作和信任时要牢记我们语言中:
1、最重要的八个字是:我承认我犯过错误
2、最重要的七个字是:你干了一件好事
3、最重要的六个字是:你的看法如何
4、最重要的五个字是:咱们一起干
5、最重要的三个字是:谢谢您
6、最重要的两个字是:咱们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雷鲍夫
点评:1、最重要的四个字是:不妨试试;2、最重要的一个字是:您

洛伯定理

对于一个经理人来说,最要紧的不是你在场时的情况,而是你不在场时发生了什么。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r·洛伯
点评:如果只想让下属听你的,那么当你不在身边时他们就不知道应该听谁的了。

三、沟通

斯坦纳定理

在哪里说得愈少,在哪里听到的就愈多。
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s·t·斯坦纳
点评:只有很好听取别人的,才能更好说出自己的。

费斯诺定理

人有两只耳朵却只有一张嘴巴,这意味着人应该多听少讲。
提出者:英国联合航空公司总裁兼总经理l·费斯诺
点评:说得过多了,说的就会成为做的障碍。

牢骚效应

凡是公司中有对工作发牢骚的人,那家公司或老板一定比没有这种人或有这种人而把牢骚埋在肚子里的公司要成功得多。
提出者: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院
点评:1、牢骚是改变不合理现状的催化剂。2、牢骚虽不总是正确的,但认真对待牢骚却总是正确的。

避雷针效应

在高大建筑物顶端安装一个金属棒,用金属线与埋在地下的一块金属板连接起来,利用金属棒的尖端放电,使云层所带的电和地上的电逐渐中和,从而保护建筑物等避免雷击。
点评:善疏则通,能导必安

四、协调

氨基酸组合效应

组成人体蛋白的八种氨基酸,只要有一种含量不足,其他七种就无法合成蛋白质。
点评:当缺一不可时,"一"就是一切。

米格-25效应

前苏联研制的米格-25喷气式战斗机的许多零部件与美国的相比都落后,但因设计者考虑了整体性能,故能在升降、速度、应急反应等方面成为当时世界一流。
点评:所谓最佳整体,乃是个体的最佳组合。

磨合效应

新组装的机器,通过一定时期的使用,把磨擦面上的加工痕迹磨光而变得更加密合。
点评:要想达到完整的契合,须双方都作出必要的割舍。

五、指导

波特定理

当遭受许多批评时,下级往往只记住开头的一些,其余就不听了,因为他们忙于思索论据来反驳开头的批评。
提出者:英国行为科学家l·w·波特
点评:总盯着下属的失误,是一个领导者的最大失误。

蓝斯登定律

跟一位朋友一起工作,远较在"父亲"之下工作有趣得多。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蓝斯登
点评:可敬不可亲,终难敬;有权没有威,常失权。

吉尔伯特法则

工作危机最确凿的信号,是没有人跟你说该怎样作。
提出者:英国人力培训专家b·吉尔伯特
点评:真正危险的事,是没人跟你谈危险。

权威暗示效应

一化学家称,他将测验一瓶臭气的传播速度,他打开瓶盖15秒后,前排学生即举手,称自己闻到臭气,而后排的人则陆续举手,纷纷称自己也已闻到,其实瓶中什么也没有。
点评:迷信则轻信,盲目必盲从。

没走过的路。2、特色不特,优势无优。

古特雷定理

每一处出口都是另一处的入口。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W·古特雷
点评:上一个目标是下一个目标的基础,下一个目标是上一个目标的延续。

十四、计划

列文定理

那些犹豫着迟迟不能作出计划的人,通常是因为对自己的能力没有把握。
提出者:法国管理学家P·列文
点评:如果没有能力去筹划,就只有时间去后悔了。

弗洛斯特法则

在筑墙之前应该知道把什么圈出去,把什么圈进来。
提出者:美国思想家W·P·弗洛斯特
点评:开始就明确了界限,最终就不会作出超越界限的事来。

十五、参谋

波克定理

只有在争辩中,才可能诞生最好的主意和最好的决定。
提出者:美国庄臣公司总经理詹姆士·波克
点评:无磨擦便无磨合,有争论才有高论。

韦奇定理

即使你已有了主见,但如果有十个朋友看法和你相反,你就很难不动摇。
提出者: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经济学家伊渥·韦奇
点评:1、未听之时不应有成见,既听之后不可无主见。2、不怕开始众说纷纭,只怕最后莫衷一是。

十六、决策

福克兰定律

没有必要作出决定时,就有必要不作决定。
提出者:法国管理学家D·L·福克兰
点评:当不知如何行动时,最好的行动就是不采取任何行动。

王安论断

犹豫不决固然可以免去一些作错事的机会,但也失去了成功的机遇。
提出者:美籍华裔企业家王安博士
点评:寡断能使好事由好变坏,果断可将危机转危为安。

十七、执行

格瑞斯特定理

杰出的策略必须加上杰出的执行才能奏效。
提出者:美国企业家H·格瑞斯特
点评:好事干实更好,实事办好愈实。

吉德林法则

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
提出者: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管理顾问查尔斯·吉德林
点评:杂乱无章的思维,不可能产生有条有理的行动

d、调控

十八、信息

沃尔森法则

把信息和情报放在第一位,金钱就会滚滚而来。
提出者:美国企业家s·m·沃尔森
点评:你能得到多少,往往取决于你能知道多少。

塔马拉效应

塔马拉是捷克雷达专家弗·佩赫发明的一种雷达,它与其他雷达的最大不同是不发射信号而只接收信号,故不会被敌方反雷达装置发现。
点评:善藏者人不可知,能知者人无以藏。

十九、监督

小池定理

越是沉醉,就越是抓住眼前的东西不放。
提出者:日本管理学家小池敬
点评:自我陶醉不易清醒,自以为是不喜批评。

赫勒法则

当人们知道自己的工作成绩有人检查的时候会加倍努力。
提出者:英国管理学家h·赫勒
点评:只有在相互信任的情况下,监督才会成为动力。

二十、控制

横山法则

最有效并持续不断的控制不是强制,而是触发个人内在的自发控制。
提出者:日本社会学家横山宁夫
点评:有自觉性才有积极性,无自决权便无主动权。

蝴蝶效应

"紊乱学"研究者称,南半球某地的一只蝴蝶偶尔扇动一下翅膀所引起的微弱气流,几星期后可变成席卷北半球某地的一场龙卷风。他们将这种由一个极小起因,经过一定的时间,在其他因素的参与作用下,发展成极为巨大和复杂后果的现象称为"蝴蝶效应"。
点评:善终者慎始,谨小者慎微。

阿什法则

承认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提出者:美国企业家m·k·阿什
点评:你愈是躲着问题,问题愈会揪住你不放。

二十一、法纪

洛克忠告

规定应该少定,一旦定下之后,便得严格遵守。
提出者:英国教育家洛克
点评:简则易循,严则必行。

热炉法则

当人用手去碰烧热的火炉时,就会受到"烫"的惩罚,其有以下三个特点:即时性、预警性、平等性。
点评:罪与罚能相符,法与治可相期。

二十二、改革

柯美雅定律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所以任何东西都有改革的余地。
提出者:美国社会心理学家m·r·柯美雅
点评:不拘于常规,才能激发出创造力。

达维多夫定律

没有创新精神的人永远也只能是一个执行者。
提出者:前苏联心理学家达维多夫
点评:只有敢为人先的人,才最有资格成为真正的先驱者。

自吃幼崽效应

美国硅谷企业竞争十分激烈,以至于各公司都积极寻找自己的致命弱点,所有公司共同的生存之道是:拿出更好看产品来击败自己的原有产品。有人将这种行为戏称为"自吃幼崽"。
点评:1、自己不逼自己,别人迟早会逼你。2、敢于对过去告一个段落,才有信心掀开新的一章。

二十三、创新

舍恩定理

新思想只有落到真正相信它,对它着迷的人手里才能开花结果。
提出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舍恩
点评:只有信之不疑,才能持之以恒。

吉宁定理

真正的错误是害怕犯错误。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h·吉宁
点评:不怕错误的人,错误往往也离他最远。

卡贝定理

放弃是创新的钥匙。
提出者: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前总经理卡贝
点评:在未学会放弃之前,你将很难懂得什么是争取。

二十四、考评

吉普林忠告

将成败同等看待。
提出者:英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吉普林
点评:如果不明白失败是什么,那么对成功的理解也是片面的。

史华兹论断

所有"不幸事件",都只有在我们认为它不幸的情况下,才会真正成为不幸事件。
提出者:美国管理心理学家d·克华兹
点评:若能坏中看好,终会好上加好。

e、绩效

二十五、竞争

廷克定律

如果你处在第二的位置,你就总想努力去争作第一。
提出者:英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廷克
点评:欲往高处走,须向高处看。

鲁尼恩定律

赛跑时不一定快的赢,打架时不一定弱的输。
提出者:奥地利经济学家r·h·鲁尼恩
点评:无备,强不抵弱,出奇,弱可胜强。

史密斯原则

如果你不能战胜他们,你就加入到他们之中去。
提出者: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前董事长r·史密斯
点评:竞争使人进步最快,合作让人得到最多。

二十六、营销

阿尔巴德定理一个企业经营成功与否,全靠对顾客的要求了解到什么程度。
提出者:匈牙利全面质量管理国际有限公司顾问波尔加·韦雷什·阿尔巴德
点评:看到了别人的需要,你就成功了一半;满足了别人的需求,你就成功了全部。

冰淇淋哲学

卖冰淇淋必须从冬天开始,因为冬天顾客少,会逼迫你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如果能在冬天的逆境中生存,就再也不会害怕夏天的竞争。
提出者:台湾著名企业家王永庆
点评:逆境不错,顺境更好。

二十七、广告

布里特定理

商品不作广告,就像姑娘在暗处向小伙子递送秋波,脉脉此情只有她自己知道。
提出者:英国广告学专家s·布里特
点评:要推而广之,先广而告之。

伯内特定理

只有占领头脑,才会占有市场。
提出者:美国广告专家利奥·伯内特
点评:脍炙人口才会耐人寻味,深得人心方可引人入胜。

拉图尔定律

一个好品名可能无助于劣质产品的销售,但是一个坏品名则会使好产品滞销。
提出者:法国诺门公司德国分公司负责人苏珊·拉图尔
点评:取名的艺术,亦是取得成功的艺术。

赫斯定律

广告超过12个字,读者的记忆力要降低50%。
提出者:澳大利亚广告家h·赫斯
点评:忘却即等于抛弃。

二十八、公关

玛丽法则

假如还没有破,就不要去修它,免得弄巧成拙。
提出者:美国著名企业家玛丽·凯·阿什
点评:弄巧之所以成拙,往往是因为本来就无巧可弄。

弗里施定理

没有满意的工作人员,就没有满意的顾客。
提出者:德国慕尼黑企业咨询顾问弗里施
点评:协调内外关系,从协调内部关系开始。

反哺效应

动物学家将某些动物长大后把觅到的食物给予其父母的行为称为反哺。
点评:给别人好处的人,往往也是得到好处最多的人。

史崔维兹定理

如果你为获得好处而帮助他人,就不算帮助他人。
提出者: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史崔维兹
点评:动机不纯,行为失真。

二十九、谈判

奥狄思法则

在每一次谈判中,你都应准备向对方作出让步。
提出者:美国谈判专家j·s·奥狄思
点评:争,丈不足;让,寸有余。

居家效应

一个人在家里或自己最熟悉的环境中,言谈举止表现得最为自信和从容。
点评:没有实力垫底,自信永远是苍白的。

尼伦伯格原则

一场圆满的、成功的谈判,每一方都应是胜利者。
提出者:美国著名谈判学家尼伦伯格
点评:总想自己得势,必然势不两立。

比林定律

一生中的麻烦有一半是由于太快说"是",太慢说"不"造成的。
提出者:美国幽默作家比林
点评:1、没有否决权,发言权也很容易被剥夺。2、对不该让步的事不让步,别人反而更容易给你让步。

三十、交往

克林纳德法则

与人相处得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用什么方式与人打交道。
提出者:美国人际关系学家h·h·克林纳德
点评:交之有道,能打好交道;来而无往,难有常来往。

忌讳效应

因风俗习惯或个人理由等,对某些言语或举动有所顾忌,积久成为禁忌。
点评:知道别人不喜欢什么,比知道别人喜欢什么更重要。

弗里德曼定律

当一个人的需要可以满足另一个人的需要时,两人就趋于互相喜欢。
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n·w·弗里德曼
点评:有利益与利益的相互补充,才会有需要与需要的相互满足。

三十一、成果

基利定理

容忍失败,这是人们可以学习并加以运用的极为积极的东西。
提出者:美国多布林咨询公司集团总经理拉里·基利
点评:1、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只不过是他不被失败左右而已。2、不许失败,无异于不许成功。

沸腾效应

水温升到99度,还不是开水,其价值有限;若再添一把火,在99度的基础上再升高1度,就会使水沸腾,并产生大量水蒸气来开动机器,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点评:只差一点点,往往是导致最大差别的关键。

王永庆法则

节省一元钱等于净赚一元钱。
提出者:台湾企业界"精神领袖"台塑总裁王永庆
点评:赚钱要依赖别人,节省只取决自己。

网站界面:人,物,还是讨论?

方军商业日记 2007年8月28日
网站界面:人,物,还是讨论?

“人、物与讨论”及它们的关系这个框架所描述的是,未来大多数网站背后的架构,都可以看到这三个部分的影子。但是,网站界面(与用户交互的部分),却不一定会同时包括三个方面。更准确地说,用户所接触的界面,一定是以一个为主要形态的,比如,迄今为止,豆瓣是还是以“物”为主要形态。



以下是一些常见案例:

以物为主要形态的案例:豆瓣,图书、音乐、电影、blog item等物;Flickr,数码照片;YouTube,以微视频为主;del.icio.us,网摘链接;blogbus等BSP,blog。

以人为主要形态的案例:Facebook,人,以及人与人的关系;Myspace,人,及个人的页面;Sohu blog,个人的展示;Wealink,人的职业生涯及关系。

以讨论为主要形态的案例:百度贴吧,主题讨论;天涯,论坛;Twitter,微型blog。

“人、物与讨论”这个框架,可以分为三个问题:

第一,从何处切入,是人,物,还是讨论?这取决于优势在何处?

第二,背后的架构怎么设计?这个可能是比较有共性的地方,也是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比如,豆瓣值得借鉴之处,是它发现了事物间的联系;Facebook值得借鉴之处,是它帮用户迅速地找到老关系。

第三,网站或服务最终呈现什么形态?尽管背后的架构都是“人、物与讨论”,但形态可能完全不同,最终形态,取决于用户需求。

8.24.2007

豆瓣的“人、物与讨论”

方军商业日记 2007年8月24日
豆瓣的“人、物与讨论”

昨日文章《网络大图景:人、物与讨论》,试图以“人、物与讨论”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来理解网络。今日则以豆瓣为例进行分析。

人:“我”,友邻

物:blog(九点)、图书(读书)、电影、音乐

讨论:小组,评论,广播

针对“人”,豆瓣提供的服务有:

“我”:我的豆瓣,我读,我看,我听,我的九点(我最近的blog),我添加的条目、我的广播。也包括推荐与发现:豆瓣猜你会喜欢(通常认为,豆瓣的相关推荐,是根据物本身的相关性与人的相关性两者计算出来的)。

“友邻”:我的友邻,谁把我列为友邻,豆瓣认为和你口味最像的。下一层则是友邻的物:友邻最近在读、友邻的新评论、友邻的新blog文章、友邻的广播。

豆瓣的“物”,最早是图书、音乐、电影,后来增加的有“我去”的地方(现已撤销),“九点”这个后增加的以“blog”为物的服务,看起来很成功。

豆瓣在挖掘物的相关性,比如一本书,豆瓣会有:豆瓣成员常用的标签、喜欢“XX“的人也喜欢、“XX”论坛、豆瓣成员的书评、在哪儿买这本书、以下豆列推荐、谁读这本书、喜欢这本书的人常去的小组、喜欢这本书的人经常去(九点)等。

“人”可以对物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是多重的,包括:设为在读、想读、读过,以一星到五星评价,加到小组收藏,加到我的豆列。对九点(blog),可以设为必看或关注,对blog item,则有类似digg的推荐。

豆瓣的“讨论”,包括在物之后的“评论”,与“小组”的话题。豆瓣广播,促进了已经设为友邻的用户之间的直接互动,它把动作也纳入广播。

8.22.2007

新闻聚合:围绕“人”还是“信息”

方军商业日记 2007年8月22日
新闻聚合:围绕“人”还是“信息”

“新闻聚合”这一说法,是在Google News、Techmeme等以机器搜索并整合、呈现资讯之后出现的。它是当下信息传播领域最值得关注的趋势之一。新闻一词的内涵在这里被扩大了,更接近于资讯,新闻、blog、讨论等信息都可以纳入其中。

其实新闻聚合早已存在,门户的新闻即是按领域、由网络编辑聚合而成的。由点击率统计排名得出的十大新闻排行等做法,是受众参与新闻聚合。新闻的个性化定制,目前能做到的还只是板块(这是由分类方法决定的),但这已某种程度上可视为以人为中心来聚合新闻。

我们可以看到,新闻聚合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是由机器聚合,还是由编辑聚合?二是,围绕信息进行“计算”,还是围绕人进行“计算”?

Google News和Techmeme的本质差别就在于,Google News是围绕信息进行计算的,而Techmeme围绕创造信息的人进行计算的。现在我们看到的结果是,Techmeme的聚合是高度相关的,它能够引发 讨论、创造热点,Google News则相对不太成功。Techmeme,能够先于传统新闻,在blog等非正式讨论中,发现并呈现新趋势。

不过,在那些信息更为重要的领域,围绕信息进行计算是可行的,比如Google Finance,它围绕关键词(这里指公司),搜集网络新闻、资讯及网络讨论,按时间线与股价图相联。在这里,机器也比网络编辑做得更好。

博 客搜索,是新闻聚合的一种,Blog(博客)也是背后的人最为明确的领域,这里应该更容易实现围绕人进行计算。不过,从百度和Google的 blogsearch功能来看,它们是围绕信息进行的,从它们的介绍语可以看到这一点:百度博客搜索的介绍语是“覆盖全球中文博客,汇聚世界网民焦点”; 谷歌博客搜索则是“从博客文章中查找您感兴趣的主题”。我个人的博客搜索使用体验是,绝大多数情况用它搜索“人”,极少用它搜索“主题”。

下面是一个初步的分析图表,这里的讨论是从聚合者的视角看的,在未来的讨论中,可以把受众的参与程度也纳入进来。

8.21.2007

网络,以什么为中心?

网络,以什么为中心?

IT与互联网业的产品与服务,大略有三种主要思路:

第一种是以应用为中心,典型公司是微软,它的获利方式是软件销售。

第 二种是以信息为中心,典型公司是门户类的雅虎和现在的搜索引擎Google,获利方式是广告。门户和搜索之间的不同是:门户的主导思路是“流量”,辅助以 公司品牌或互联网频道品牌,从而销售出大量Banner广告;搜索的主导思路,则是精确判断受众的需求(通过搜索关键词确定),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广告。

第三类是以人为中心,人与人之间的关联是主要架构,典型公司是Facebook。这类公司的获利方式还不清晰,现有的包括,比如针对人的广告,比如直接促进交易,比如收取服务费……应该有多种可能性。

还 有一类以交易为中心的公司,典型的公司是eBay、阿里巴巴与淘宝,它们相对而言独立于“应用、信息和人”之外。不过,这类公司和以人为中心的思路非常契 合,一方面,它们也可以解读为是由一个个关联的人组成的,另一方面,无论针对性广告还是直接促进交易,分布式交易都是关键。

8.16.2007

信息、娱乐与协同

方军商业日记 2007年8月16日
信息、娱乐与协同

媒体是“符号商品”(symbolic goods)的一种。美国大法官理查德·A·波斯纳定义,“所谓符号商品,是指以表达性或者信息性(expressive or informational)”为主要内容或功能之商品,比如艺术、宣传、新闻及学术。

波斯纳是在分析公共知识分子时涉及符号商品的,他认为,“公共知识分子商品不仅仅是信息商品,也属于娱乐商品和协同商品(solidarity goods)”。“协同商品”,指的是“对志趣相同之人提供协同点的符号商品”。

各种表达性商品,有三种功能:信息功能,娱乐功能,和协同功能。

波斯纳是在传统媒体领域(或者说受众不参与、受众与符号商品生产者分离)中讨论的。波斯纳下面这段分析清晰表明了这种分离:“人们阅读公共知识分子的文章并非在于获取拟依赖的信息,而只是娱乐身心、消磨时光、清除自身观点的疑虑或强化本人的意见。”

在全新的媒体环境下,如果受众深度参与,如果受众与生产者处在同一环境中,甚至出现产消合一(prosumer)的情形,那么,协同功能的重要性将大大提高。

我们或许可以尝试从这样的角度观察,各种新媒体工具、创新,重点已经不在于信息或娱乐,重点在于提供协同。

8.12.2007

Wikimania 年会(二)

Wikimania 年会(二)

第二天一早赶去听Haidong Pan的演讲。 他是中国大陆来的第二位演讲者,从前了解Hoodong是从别人的嘴里面。直到上次在IBM的Web 2.0 圆桌会议上才有机会直接面谈交流。海东看上去瘦瘦小小的样子,人却很直率。他的演讲也吸引了一些人的兴趣,尤其谈到中国互联网的一些特色“无知、无聊、无 耻”,竟然有人大笑起来。他也谈了百度对维基百科的内容抄袭问题,其实是中国的普遍现象。不过我得赶紧去准备我的主题,所以提问后就赶紧去Rm. 328 配置投影等设备(不知道海东有没有分享他的Slide)。不过开始的时候,发现都是朋友们来捧场,反倒没有了听众的表现欲望。全当是Meetup交流吧:

我 讲的是一直在思考中的知识尺度(Granularity) 问题,当信息存储于头脑中的时候,他们是非常小的化学电讯号。而经过复杂的神经网络存储和计算后,就会形成人的决策。信息模式(Information Pattern)变成了知识。所以当Wiki/Blog出现的时候,人们发现了难以捕获的知识开始有形化,能够用不同尺度呈现出来。而Twitter之类 的Meme工具又一次将尺度缩小。所以我特地在幻灯片中展示了这个知识频谱(Knowledge Spectrum) ,希望引起Wikipedian的关注,Wiki并非是知识的唯一聚合形式。对于Wikipedian社区,Twitter/Blog/Discussion也许都是必要的。

我还担心Wikipedia 的未来,是否会在狂热的知识积累后走向"S"曲线的热寂?所以信息熵(Information Entropy)也是我当日希望和大家探讨的一个话题。除了维基百科,其他维基项目似乎都在长尾末端,是否需要有更实用的知识空间来填补,而让它更开放?

没 有太多争论,听众的问题集中于中国的信息封锁,这是我司空见惯的。于是大家相视而笑,尽在不言中。乔老大的问题倒不错,他提出了一些“渐进”的观点,并关 心在中国如何用撕裂的技术(Disruptive Technology)去改变社会。我想还是很多人有同样的兴趣和热情,只是一个主题是包含不了的,也许答案就在知识建构中,所以我的建议是多去贡献内容,Twitter是一种方式,Blog是一种方式,Wikipedia是一种方式,草莓也是一种方式,还有那么多2.0的方式,都是在改变和推动世界。

郝建:大科学家打小报告:杨振宁状告安东尼奥尼

郝建:大科学家打小报告:杨振宁状告安东尼奥尼

● 郝建

2007 年7月30日意大利的世界著名导演安东尼奥尼逝世,世界许多地方都纪念他,估计明年欧洲的几个电影节都要想尽办法抢着得到有他作品版权公司或者家属许可举 办他的作品回顾展。与世界其他地方略有不同,中国除了一些电影专业人士在总结、回顾他对电影艺术贡献之外,还对他另有一番注目。中国更注重安东尼奥尼、更 多谈论他的故去是因为他拍过一个纪录片《中国》。《财经》等几个杂志命我写一些悼念文字。我在总结、清理安东尼奥尼电影艺术成就和他与中国的瓜葛时,发现 了一个大科学家的名字——杨振宁。我惊奇的发现,原来这位美籍华裔大科学家不但懂些理论物理、懂些爱情,他还懂电影耶。当年,整个中国掀起批判安东尼奥尼 的浪潮并非起于青萍之末,对此片最早有警惕、有所注意并让这种高度的认识和警觉上达天庭的,就是这位大科学家。那他有所警惕以后跟谁打这个关于《中国》的 小报告呢?说出来吓你一下,全国人民一直敬爱的周恩来。 ( http://www.tecn.cn )
列位看官,这里有故事吧,听我细细道来。
1970 年11月5日中国和意大利正式建交。1971年7月20日,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向中国外交部新闻司发出公函,希望在中国拍摄一部介绍中国的纪录片,提出聘 请的导演是安东尼奥尼。我没去考证,估计当时安导演是意共党员。电影圈里有个真实的故事,另一个意大利导演贝托卢奇来中国拍《末代皇帝》时就满世界拿着一 张介绍信函到处要求协助,那介绍信上他名字旁边有个括弧注明他是“意共党员”。 ( http://www.tecn.cn )
我估计,当时毛泽东和手 下也很急着要让世界其它地方的人们知道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给中国人带来的兴奋状态和“战天斗地”、“改造人的灵魂”的巨大成就。于是好像双方各取所需一拍 即合。1972年5月6日,经过中国外交部代部长姬鹏飞和代行文化部职责的国务院文化组批准,由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文化参赞正式向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转交 中国的邀请函。1972年5月13日,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负责文化节目的主管弗利奥·哥伦布亲任领队,率安东尼奥尼摄制组到达中国。按照中方要求,在22 天之内匆勿赶往北京、上海、南京、苏州、河南林县等地拍摄。 ( http://www.tecn.cn )
可是跟很多婚姻一样,双 方睡到一起之后并不一定琴瑟相合、如鱼得水。安东尼奥尼对中国刻意安排的拍摄计划和明显的摆拍、安排场景有一些意识,他想了很多招数跟陪同的人周旋。他把 这些在解说词里明确说了出来。 他自己还说:“‘为了不引人注目,我们掩盖了我们的摄影机。’禁止拍摄的地方,就‘假装停拍’,暗中继续拍摄;而双方商定拍摄的、他们又不感兴趣的地方, ‘就用未装胶片的摄影机空拍’。”(引自陈东林《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电影<中国>引起的风波》,载《党史博览》2006年6期) ( http://www.tecn.cn )
1973年1月,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举行了电影《中国》的首映发布会。这是西方国家首次和唯一的一次被批准进入“文革”中的神秘中国拍摄的纪录片,有人将它称为“诚实的独白”。影片放映后引起极大反响,美国广播公司花了25万美元购买了它在美国的公开放映权。 ( http://www.tecn.cn )
那后来这个纪录片是怎样被中国高层领导注意,把它当一部反华影片大批特批呢?这就跟我们故事的大科学家主人公有关了。 ( http://www.tecn.cn )
杨振宁是怎样打这个小报告的呢?他是写信给周恩来的吗?非也。实际情况是,这档子事是他当面跟周恩来说的。 ( http://www.tecn.cn )
1973年5月17日夜 里,周恩来会见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杨振宁对周恩来说:“我不知道周总理是否认识安东尼奥尼,他是意大利很有名的导演。去年来中国访问了很久,后来又拍 了一个电影。这个电影我没看过,一般看过的中国人都不喜欢。后来,我看了一个比较左倾的小报纸,上面有一个中国学生的分析,我觉得很深入。这个人大概是个 学电影艺术的,他说,这个电影表面上看不错,但如果你对安东尼奥尼过去的电影手法有点了解的话,你就知道他是在恶毒地攻击中国。他举了一个例子,在电影结 束时有两个场面,一个是有一群小孩在那里玩,接着是一个木偶戏的场面。他的意思是说,中国的小孩都变成了木偶。”( 引自陈东林《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电影<中国>引起的风波》,载《党史博览》2006年6期) ( http://www.tecn.cn )
原来,大科学家打这个小报告时还没看到这个电影。不过这也不奇怪,当时全国不知有多少中小学生和工农兵都是压根没看过或者没完整看过这部电影就写了慷慨激昂的大批判影评,我也是其中一个。 ( http://www.tecn.cn )
周恩来当时也不知是没权还 是不懂,他没很在意这件事,只是说要查查。1973年12月11日,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局一位干部就电影《中国》问题给江青和姚文元写了一封举报信,他认为 安导演在污蔑中国。姚文元立即批示:“转中组部业务组调查后写一报告。”17日,这名干部又写了第二封信,他在第二封信中说: ( http://www.tecn.cn )
所谓《中国》长片,是完 全站在帝国主义立场观点上,极恶毒地诬蔑我国的反动影片,整个影片通篇把我国描写成贫穷、落后、愚昧、灰暗的样子,完全歪曲了我们伟大中国的形象,令人非 常气愤。此片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放映后,对我国影响极坏。举报信中有一句话是重磅炸弹:“为此,美籍中国科学家杨振宁给周总理来信,反映此片很坏”,这句话 下面不知被谁重重地画上了道道。(引自陈东林《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电影<中国>引起的风波》,载《党史博览》2006年6期) ( http://www.tecn.cn )
姚文元对此信的批示是:“建议文化组调看影片,并会同中组部彻查此事,共同提出处理意见。”江青的批示是:“应严肃认真对待,并提出处理意见,报中央审批。” ( http://www.tecn.cn )
1973年12月30晚上,全体在京的中央政治局委员调看了《中国》。
1974 年1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本报评论员撰写的文章《恶毒的用心,卑劣的手法——批判安东尼奥尼拍摄的题为〈中国〉的反华影片》。文章写到:“去年开 始在一些西方国家放映的、由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拍摄的题为《中国》的反华影片,就是当前国际上一小撮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分子对新中国极端仇视的心理 的反映。这个影片的出现,是一个严重的反华事件,是对中国人民的猖狂挑衅。” ( http://www.tecn.cn )
此后,各种报刊上发表了大量批判文章,一直持续到1975年。仅1974年二、三月间发表的部分文章就结集了一本200页的书出版,名为《中国人民不可侮——批判安东尼奥尼的反华影片〈中国〉文辑》。 ( http://www.tecn.cn )
1974年7月中旬,当毛泽东在政治局会议上提到帽子店,江青说:“帽子店,就是有一个电影叫《中国》,太坏了,但是汉奸帽子还没有戴,因为还弄不清楚是谁搞的。我一定特别注意,主席放心。”(引自同上文) ( http://www.tecn.cn )
在1978年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先念对有关部门又谈到了这部电影,他说:影片《中国》是有点毛病的,它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但“四人帮”利用它来反对周总理,外交部要好好研究一下。 ( http://www.tecn.cn )
安东尼奥尼1972年来拍 片子时,我在工厂当童工。1974年对《中国》搞大批判时,我在工厂里被人称为“文豪”之一。我记得,当时是经过选择的批判骨干才可以去看这部影片经过剪 辑的版本,而且我们看到的剪辑片段是配上了旁白批判词的,批判词大概是这一类的:请看……,请看……安东尼奥尼却把中国人民描绘成愚昧无知,与世隔绝…… 他就是这样丑化中国人民……他挖空心思、处心积虑……。 ( http://www.tecn.cn )
我那时很高兴写批判文章,因为厂里把我抽出来去写骂《中国》的文章我就可以有两天不干活。

2007年8月7日

8.10.2007

离线日历工具Scrybe公司今日宣布获得Adobe公司融资

国外媒体消息,离线日历工具Scrybe公司今日宣布获得其首轮融资,投资方为Adobe公司和LMKR。scrybe通过其测试版视频成功的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用户,影响力遍布全球。公司准备将这笔资金投入与加快用户增长,以及关键业务领域和新产品的开发。

   Scrybe是一个可离线同步的日历和事务管理服务工具,其令人感兴趣的最大原因在于,与一般的网络服务不同,它能在离线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工作,而且 当你的浏览器再次接通网络后,会自动同步离线时操作的内容。在还没正式上线之前,它在YouTube上留下了一段Demo视频,引起网友们一片反响,因为 从视频上看它的功能非常强大,今后必定会对Google Calendar、30Boxes等日历服务构成一定的竞争威胁。

  scrybe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Faizan Buzdar称,“scrybe强大的功能工具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客户,我们很高兴adobe和lmkr支持的投资。借助新adobe技术我们将大大加快scrybe的用户体验基于web的离线生产力工具。”

美国最佳网络品牌排行榜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市场研究公司JupiterResearch今天公布了美国最佳网络品牌排行榜,谷歌和雅虎占据前两位。这一排名的主要依据是互联网用户的喜好。

  美国最佳网络品牌排行榜:

  1、谷歌

  2、雅虎

  3、亚马逊

  4、eBay

  5、MySpace

  6、微软(包括MSN)

  7、AOL

  8、苹果

  9、其它

《信息烟尘》.12

第22章 不要撇开政府

最后,为了制定一种能够代表社会整体利益的合理措施,我们必须让政府参与进来。它的确有些反应迟钝,但却是必不可少的。没错,是政府。由联邦政府来提供第一推动力,这非常重要。

不过,若想对信息社会的某些方面实施管制,却存在一个特别的障碍。那就是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宗教活动自由;限制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申冤的权利。”

或许这就是以往的污染与信息烟尘之间最重要的差别。谁也没有一种不可剥夺的权利,可以将“二恶英”倒在 地上;立法对其禁止也就理所当然了。但是,表达和出版任何内容,却是自由社会的一项神圣权力。我们不能--也不愿侵犯个人言论或政治言论的自由。所以,我 们只能设法控制言论自由的不良后果,约束那些滥用技术和用技术从我们身上不当得利的人。在这方面,政府恰好可以做一些事情。下面列举几例:

戴维•申克的希望渺茫的立法计划:

政府应该帮助公民抵御信息垃圾。那些不请自到的电话、传真、信件和电子邮件严重地破坏了我们的生活。我们有权不受骚扰。

更进一步,新的立法应该以所有消费者的名义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强制性的“请勿打扰”名册,包括姓名、电话号码、地址和电子邮件地址,所有面向大众的销售商都要依法遵守它。

市政府和州政府应该提供躲避信息烟尘的避难所。刺激过度让社会付出了很大代价。我们要着手弥补这一损失,严格限制广告和其它噪音,不让它们侵犯公共空间。公园和图书馆是远离噪音和广告海洋的屈指可数的安全地带,但这远远不够。

在这方面,佛蒙特州已经领先一步了,该州禁止在任何高速公路上设立广告牌。在那里旅行可真是一种享受啊。*哪个州会迈出勇敢而重要的一步,禁止任何广告在校园里出现呢?

禁止公司和政府机构将信息用于未经授权的目的。

重新认识“信息穷人”问题。艾尔•戈尔(Al Gore)警告说,“我们将会发现,信息富人将更富而信息穷人将更穷。这样也就没法保证所有人最终都能上网。”不幸的是,戈尔和其他政治家并没抓到问题的 关键。那些民权未得到保障的公民,需要的并不是更快地连上信息无底洞。他们迫切需要的是教育。

“面对食品过剩,精英们学会了如何节食”,社会学家安德拉斯•桑托(András Szántó)说,“同样,精英们在将来也多半会通过筛选周围信息来提炼自己的口味。能在信息过滤文化中占据一席之地,也就意味着成为一个老练的信息使用 者,知道信息来自何方,知道如何精选信息,如何把剩下的剔除掉。这一切已经开始。不看电视网节目、不用摄像机为婚礼摄像,这都已成了精英特有的行为。”

另外,他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信息穷人最终反倒被信息淹没,这真是信息时代的悲哀。”

《信息烟尘》.11

这一章叫追求简洁,我就尽量删节。其实谈的是Lowtech,现在《东企》的目标,是人人一块上海牌手表。呵呵。

第20章 追求简洁

我和妻子用宝丽来相机(Polaroid camera)记录生活的片断,我们逐渐养成了这样一种习惯――品味由严格限制带来的乐趣。每次只拍一张照片,耐心地等待冲洗后的结果。把照片与我们的生活体验仔细进行对照。

这样做成本非常高,但是在这个信息过剩的环境里,这种方式很有帮助,它鼓励我们节制照相机的使用,一个“事件”就拍一张。其成本意味着,我仅拍一张照片,这样才会珍惜它。

乔治•梅森大学的教授休•赫克洛(Hugh Heclo)把这种向更基础、更能引起共鸣的技术回归的趋势称为“技术降级”(downteching)--有意识地拥抱更老、更简单的机器。

与赫克洛的观察一致,一个名叫“自发的简单性”(voluntary simplicity)(导源于杜安•埃尔金(Duane Elgin)的同名书)的运动正在这个国度兴起。该运动致力于追求一种更持久、更均衡的生活。

支持这项运动的杂志和广播节目不断涌现,它们都认同这样一种理念:我们并非要放弃技术,但却应该尽量使用自己手中最基础的技术,只要它能完成预定的任务――在众多的技术产品中,优先使用那些任何人都能清楚理解其功能的技术。

8.09.2007

《信息烟尘》.10

不要搞信息污染。数码相机就是垃圾制造厂。
第19章 由你自己来充当编辑
学会了怎样过滤信息输入之后,你该把注意力转到同等重要的限制信息输出。这方面我们也要采纳一条新规则、一句新口号:

不要搞信息污染

先介绍一个新概念――乱扔信息垃圾者(information litterbug):随着信息烟尘的出现,表述简洁这一义务成了人们必须承担的社会 责任。在物质世界中,我们已经被迫限制有毒气体的排放。与此相似,在信息过剩的环境中,在说话、写作、出版、广播和网上贴文章时我们都应力求简洁。有些人 把一些罗里罗嗦或模糊不清的信息毫无顾忌地推向社会,这样的人和那些在交通要道上打开车门向街上倾倒垃圾的恶棍没有区别。

字句繁多或复杂不一定有错,只要它们有特殊的理由。但是,废话和赘语应该尽量避免,也不要无缘无故地使用图片。从语音邮件到办公便笺, 从读书笔记到讲演和网页,所有讯息都应该干净利落、扼要中肯。这是我们相互之间的新义务。冗余信息一旦减少,人们的粗俗举止也会相应地减少。因为只有在信 息过剩的环境中,人们才会为吸引他人的注意力而不知羞耻地作出煽情表演。我们的语气也会更文明,整个社会的信噪比也会逐渐提高。

为对抗信息过剩而付出的努力,应该是谦逊、得体和节制这些生活习惯的自然延伸。在饮食、工作和休息等方面都保持节制,这是某些人早已养成的好习惯。现在只需多加一条,即保持信息节制。

要承担这项新义务,我们最好去找些工具来充当助手。我的兄弟乔恩是一个电影制作人,最近他在查克叔叔的储藏室里发现了一个旧的超8 (Super 8)电影摄影机。与近几年我们见过的八轨磁带放像机及其它设备相比,这台摄影机有些不一样,它还能工作,结构也没完全过时。市场上仍然有超8胶片出售,如 果愿意掏钱,还可以冲洗出来。不过,它毕竟是一项陈旧的技术产品。查克叔叔曾经是我们家的档案保管人,他早就把这机器淘汰了,后来又使用过多种更加方便的 多功能手提摄像机。

乔恩竟然迷上了这部摄影机,因为用它拍出来的电影有一种老电影般的情调。影片上的故事,即使是最近拍的,看起来也像是发生在遥远的过 去。这是因为超8胶片的速度是每秒18帧,而现在的电视和录像带的速度是每秒30帧。而且,超8和所有的电影一样,在两帧胶片之间有一个短暂的黑屏――一 次闪烁。所有这些差别合起来给观众造成一种幻觉:电影中事件的进展节奏非常缓慢。观众们觉得很舒服,似乎电影中的举止都涂上了一层虚幻的色彩。

另外,超8还有一个更大的局限:一卷胶片只能拍3分钟的镜头,而标准的VHS(家用录像制式)录像带却可以拍两小时的镜头,这真是个让 人难以忍受的限制。有哪次午后野餐可以放进3分钟的录像带里?有哪次科罗拉多大峡谷的散步,哪次婚礼可以压缩成3分钟呢?而且,便携式摄像机只要倒卷之后 就能看到拍摄效果,而要看超8胶片拍出来的东西,却要花一笔冲洗费,还得等上几个星期。

超8在它的那个时代也曾风光过,但是其价格和便捷程度都跟不上时代了,只能从家庭常备品中被淘汰出去。而便携式摄像机现在已经无所不 在。它几乎都成了美国郊区家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家庭录像带风靡全国,堆满书架的录像带里记录着蹒跚的小孩学习走路、跳舞、骑车和游泳的镜头。录像 带既便宜,拍摄时间又长,所以家里发生的大小事情都可以用摄像机拍下来,有时为了不错过任何镜头,甚至就让它自己运转。就像今天计算机的海量硬盘已经让我 们获取和保存了几近无限的文本一样,今天的摄像机同样也存储了海量的声音和图像。

但是,摄像机为什么最终成了一个让人讨厌的东西呢?家用摄像机是继便携式打字机后的又一项重大技术突破,也是民粹主义的巨大成功――一个世纪以来一直归富人和权贵所有的特权被送到大众手中。可是,便携式摄像机对世界文化的最大贡献,怎么却是“美国滑稽家庭录像”呢?

我们发现,大多数便携式摄像机拍出来的东西都是极度乏味且毫无生气的。当我们最终坐下来,花上整整两个小时观看小艾里克如何用一下午的时间试图爬出幼儿障碍轮时,我们会发现,这个在技术上如此先进的媒介好像缺了点什么重要的东西。这实在是太有讽刺意味了。在观看技术上落后得多的超8录影带时,我们却从来没有这种感觉。

我亲身感受过这种让人琢磨不透的矛盾,那是我让乔恩拍摄我的婚礼时体会到的。他有一台相当精巧的Hi-8型便携式摄像机,但是那天却落 在家里了,所以只好用查克叔叔的老式超8型摄影机。在五小时的时间里,他拍了四卷共十二分钟的胶片。等我们从冲洗商那儿拿回胶片时,已经是几个星期以后 了。我们终于可以坐下来观看这段十二分钟的短小胶片了。一眨眼的功夫,镜头就完了。可是我们都非常激动。十二分钟的镜头被剪接成几个片断,那些闪烁而缓慢 的舞步及聚会上的交谈让我非常满意,它远远超过我曾看过的冗长而包罗万象的婚礼影片。短小的镜头带给我们的乐趣反而更多。

这次经历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那些几乎是无所不包的媒介,传达的信息约等于零。用超8摄影机拍摄的三分钟,是整个婚礼过程中值得珍惜的 某些瞬间。而整整三小时婚礼和宴会的不间断的录像,却会让我们头脑呆滞,记不住任何东西。它让我们不堪重负。吃得太多会感到恶心,在浴缸里待得过长也会难 受,因为最初的体验完全被堵塞了。

“我记得在电影学院时曾遇到过同样的挑战,”乔恩说,“怎样剪辑影片,用最短的时间传达同样的信息呢?我们系有这样一条原则:这一帧到底有没有必要?”

在信息社会里,这个问题适用于每一个人。这个词语或这幅图片到底有没有必要?技术赋予我们的力量,可以用来收集无穷无尽的信息,而传播信息却不需要耗费什么精力或成本。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得扛起自我剪辑和信息节制这些艰巨的任务。

值得庆幸的是,由信息节制获得的回报也非常高。内容一旦得到严格限制,我们就会学着如何欣赏它。拿本诗集读一读,你就能体会到这一点。 还可以去听一听加里森·基勒(Garrison Keillor)的每周公众广播节目--“草原家庭之友”。基勒是信息节制方面的当代英雄。他语气平缓,从不风风火火地赶时间,他总在品味着语言、思绪和 回忆。在长篇连播“来自忧郁湖的新闻”(News from Lake Wobegon)中,他仅用几百个口语词汇,就生动地描绘了他那虚构的环境中的动人风景。他的语句有条不紊、惜墨如金,让每一个词语都铭刻到听众的心中。 他的故事是一个避难所,让人们逃离充斥着信息的生活。在那儿,只需一些简单的声音、气息和感情,人们就能相互靠近。许多艺术作品也都把简洁作为传达意义和 促进理解的手段,在新的信息生态系统中,它们都是值得学习的优秀典范。

8.08.2007

《信息烟尘》.9

关掉电视,关掉电脑。看书吧,钥匙在阳光下的窗台上。呵呵。Shenk建议大家吃斋,信息斋戒。

信息烟尘 第18章 由你自己来充当过滤器

第一种补救措施很简单:找到混乱所在,然后把它剔除掉。过多的信息充斥着大部分人的生活,它让我们心神涣散,无法集中精力去做更重要的事情,也 远离了那份衷心渴求的宁静。只要稍微停一停,花上片刻功夫看看(或听听)周围的世界,我们就会留意到一连串的信息流。没有它们,我们的生活会美好得多。而 且,有的信息甚至是我们花大价钱自找的麻烦。
关掉电视要想重新把握生活节奏,要想保持家庭气氛的安宁,要想控制自己的思维,再没有比关掉电视更快捷的方法 了。这是因为,许多人都把电视当作自己的生活背景。在关掉电视之后,数百万美国人获得了安宁和解放,更不用说由此获得的大量空余时间。用这些时间,他们可 以从事一些以前没空去做的事。近年来,“让美国远离电视”(TV-Free America)组织每年春天都要倡导一次“全国性的关掉电视周”,鼓励人们摆脱情景喜剧和肥皂剧,去陌生的现实生活闯荡闯荡。

不过,仅仅关掉电视还不够,必须给再次打开电视制造一些麻烦。许多“远离电视”运动的参与者对关掉电视的结果颇为满意,他们甚至干脆把 电视扔掉。我倒没有采取这种极端的做法,而是把这个讨厌的家伙从厨房或卧室搬到了洗手间。每个星期,只有在某些特定的时间里我才把它拖出来,插上插头,打 开看看。过不了多长时间,它又会回到洗手间里去。让看电视多少有些麻烦,这一点非常重要。自从把电视寄存在洗手间里以后,我和妻子欣赏的音乐、阅读的书 籍、交谈的次数都增多了。

放弃电视,或仅仅减少每周收看电视的时间,远不像说的那么容易。其中的一个原因在于,我们以前看得太多了。电视是一种催眠药,让你极为 舒适地忘掉现实世界的紧张和烦恼。电视能取得巨大成功,一个关键因素就在于,即便是很傻的节目也有催眠作用。我们可以选择的频道越多,从一个无聊节目跳到 另一个无聊节目的诱惑也就越大。

一个建设性的时间补偿:停止接收有线电视的节目(我们几年前就这么做了),把每月省下的20美元拿去买一本或几本好书。书刚好是电视的对立面:时效性落后,要投入精力,有鼓舞精神的作用,能启迪心智、激发创造力。

摆脱“重要新闻”
全新闻频道、在线服务和随时滚动的标题新闻,可能是现在剩下的唯一能把我们凝聚成一个 民族的纽带。不过,你也不值得为此牺牲自己的注意力,去关注那些没完没了的即时交通消息、详细报道的谋杀案审判、总统和市长的愤怒表情、纽约证券交易所和 NASDAQ综合指数,以及一大堆你不感兴趣的球赛比分。但不管怎样,我们还是会去关注这些东西,因为它们太有戏剧性了。一小时后,我们会得到最新的综合 指数和政治新闻播报。道琼斯工业指数正在下跌,市长正在指责工会。每天的现实生活都成了肥皂剧,新闻如此简短,要想从中学到任何实质性的东西多半是不可能 了。
摆脱这些东西吧。把花在它们上面的每小时的五分钟用到更有创造力的事情上去,比如和他人作一次有意义的交谈。若要想成为见识广博的人,那就每天花点时间认真读一读新闻和新闻分析吧。

把寻呼机和移动电话从身上摘掉
。随时与世界保持联系的确令人兴奋,但也让人困乏和烦躁。无线通讯工具让人摆脱束缚,在生 活中获得更多的行动自由。但它也如同电子锁链一样,让人们更深地陷到工作中,使生活中的信息超出必要的限度,甚至影响健康。解放和束缚,到底哪种作用占上 风呢?出于精神健康考虑,人们每周至少该有一定时间远离信息高速公路,到别的地方自由地逛一逛。

限制你的电子邮件
。当你在网上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时,电子邮件就会从一件刺激的新鲜事物突然间变成一个耗费时日的负担。 每天的大量信息,比如来自同事、朋友和家人的信件,新闻组的邮件以及不请自来的推销广告,都得一一查看和回复。电子邮件的最大优点也是它的最大问题:廉 价。在费用和人力两方面,电子邮件的交易成本都是如此低廉,所以人们发现用它来传递信息或与你联系实在是太方便了。许多电子“信息暴食者”养成了一种非常 恶劣的习惯,他们把自己收到的所有娱乐讯息--笑话、都市传说、电子连环信等等--都转寄给电子通讯录上的每一个人。

让我们回顾一下麻省理工学院的迈克尔·德图索斯那充满戏谑的警告:“电子邮件是通向你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一根开口导管。它占据了大脑,削 弱了创造力。”对那些在计算机上长时间工作的人来说,不让邮箱中的电子邮件失控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你每天都要耗费许多时间阅读和回复那些实际上毫无价值 的电子邮件,那么你就应该采取一些措施对其进行控制。例如,可以(友好地)要求别人不再不加选择地寄来琐碎的信息;“退订”那些不再感兴趣的新闻组;告诉 “罐头肉”邮件的投递者,你对他们的产品不感兴趣,要求他们将你的名字从其顾客名单中删除。(关于怎样减少电子“罐头肉”的具体方法,将在附录中作出介 绍。)

对信息监视说不
。其实只要下点决心,付出一点努力,你就能摆脱大量的垃圾邮件和讨厌的推销电话。这只需写几封信,要求把名字登到“请勿打扰”的名单上。大约有75%的直销商对该名单作出了承诺。(关于进入这些名单的具体方法,将在附录中作出介绍。)

抵制广告
。我们整天读到、看到和听到的广告已经够多了,难道还得把广告穿在身上吗?

抵制升级狂热
。记住:升级是精心设计的销售策略,消费者得到的并不是商人们极力吹捧的东西。

由你自己来充当“机灵代理”
。一种新型的自动软件“机灵代理”就要面世了,它能帮助用户对信息进行自动过滤。比如曾在第10章中提到过的IBM的“信息智者”,就可以按照设定的偏好选项,给用户传送一系列度身定制的新闻报道。另一些软件则只接收在用户设定的地址名单上的电子邮件,其他的通通删掉。
但是正如我们曾经讨论过的,机灵代理并非对付信息过剩的有效办法。不管其效率会有多高,它们也不能完全取代人工过滤。所以,我们必须由自己来充当机灵代理。

如果由自己来充当机灵代理,你就得担当控制信噪比的责任,增加信号――即增加精确、中肯、简洁、清晰和有启发性的信息,排除任何堵塞或 干扰真实含义的信息。噪音最仁慈的面貌,能让你一眼认出来,如nfjidnqiub、zlpibiurfrh或jdoieiijfqiworjois,这 都是些恼人的障碍。可是,噪音更多时候会巧妙地伪装成有意义的信息,以冗长、罗嗦、夹杂着废话的形式出现。其实,要描述这些事物或表达这些意思,只用很少 的言辞就能完成。等你逐渐意识或完全明白这一点时,却已在阅读或收看那些臃肿的信息流时耗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它们不但弄得你脑子里一片混乱,而且还源 源不断、没完没了。

最终说来,要判断哪些可以称得上是信号,哪些根本就是噪音,这得靠个人的主观阅历。每个人都得作出自己的判断,设计出自己的过滤机制。当然,那些对信息不加区别的人除外,他们将继续为信息烟尘作贡献,继续被信息烟尘窒息,还要把别人拖累进去。

用“信息斋戒”(data-fasts)
净化你的系统。你不但得让自己来充当机灵代理,还得由自己来搭配信息营养的结构。花点时间检查检查每天吸收的营养,思考一下自己的信息饮食是否需要做些调整。下午时间可以打个信息小盹,在这段固定的时间里远离电子信息。也可以限制上网时间,不超过某个限度,或至少使其与读书时间相等。

除了日常的作息制度,许多信息过剩的受害者(包括承担本书信息处理任务的编辑埃蒙·多兰(Eamon Dolan))发现,一周或一个月的定期信息斋戒能让人极大地恢复活力。毕竟,要判断一件事情到底有没有价值,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离开它一段时间,再回头看看。

8.07.2007

信息焦虑的两面

方军商业日记 2007年8月7日
信息焦虑的两面

在我看来,信息焦虑源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信息爆炸,一方面是信息泡泡。

信息爆炸,就是有太多信息,信息超出人的接受能力。信息泡泡,则是太少信息,在信息泡泡中,我们会感觉有什么必须的信息没有看到。

信息爆炸的应对措施,比如只从特定媒介获取信息、只看特定信息,常常让人陷入信息泡泡之中。比如,RSS让我们可以订阅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但如果不加限制地使用,它可能极大地限制我们的视野。

传统的报纸、电视等媒体的最重要功能或许并不是它们提供的信息,而是让人保持与世界相联的感觉。很多报纸(日报)给人的感觉就是,每天看这份报纸, 可以知道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你不会遗漏什么。而一百年来,人们已经适应了一份日报的信息量,他们不会感到它提供的信息太多。也有很多人会选择周末看一份周 刊,或许每周的必要信息。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媒体(特别是印刷类的日报、周刊),是经过自然选择、适应形成的应对信息焦虑的最佳工具。

在互联网上,信息提供者并相应地提供日报、周刊的这种功能,相反,它们所做的很大程度上是加大信息焦虑:提供更多的信息,提供定制化工具。这或许是任何信息媒介发展的早期的必经阶段。

现在或许互联网信息模式应该发展到一个拐点,从更多的信息与更精巧的定制化工具,转向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之道。当然,这种平衡之道,并非一定是完全复制传统媒体,但可以肯定的是,可以借鉴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模式。

互联网和技术可以有很多创新。比如,“发现”,也就是找到那些你心里需要、但不知道自己需要的信息,是人的信息需求的关键部分。传统媒体在提供信息 上的强制性,其实是在实现“发现”功能。在互联网上,我们肯定不会再完全借助强制性来实现发现,因为有无数的全新技术工具可资利用。

《信息烟尘》.8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平面媒体记者该如何定位?Shenk的思考很有价值。新信息就其本身来说,不再是一个值得最好的记者、最好的分析家和最好的头脑追求的目标。


在针对信息过剩作出的诸多反应中,有一种更为基础性的重新定位,The Utne Reader这份双月刊曾在海报中将自己称作“最佳的另类媒体”。Utne将全国数百份不同的杂志汇集到一起,对有些部分进行删节,或把有些部分浓缩成千字的综述。一篇典型的Utne文章,会把四篇乃至更多的报道中的信息和观点拼接在一起。
勤奋的方军商业日记不就在做这样的工作吗?呵呵

-----

第15章 新闻业的终结?
永远求新的时代里的公共关系

升级狂热、区位营销、信息监视和逸闻趣事,这些东西组成了一个可怕的武器库,它将是明日商人的销售工 具。不过对商人们来说最好的消息也许还是,他们可以越来越直接地面对消费者,而不再受新闻媒体的羁绊。“明日的通讯技术也许会让公关人员完全绕过记者,” 一篇公关关系的新闻通讯热情激动地说。“媒体‘中间人’的消除,也可能会削弱媒体的权力,在公关人员和顾客之间形成一种更加亲密的关系。”

信息烟尘的第12定律
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大多数道路都避开了新闻工作者。

削弱新闻媒体的权力,对民主社会来说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但对那些想要兜售商品的人来讲,在短期内却极为 有利。在商人和政客们看来,绕开新闻记者是一个极大的诱惑,他们可以因此而躲避公众的猜疑、智力上的好奇及理性的分析。也就有可能毫无争议地采取精心设计 的推销手段。比如说,保守主义共和党人已经建立了两个有线电视网,GOP-TV和国家授权电视网(National Empowerment Television, NET),其资金由保守主义的“自由国会基金会”(Free Congress Foundation)提供。NET播放的节目是“全国来福枪协会”和一个反堕胎组织“美国生活联盟”(American Life League)制作的。“这些节目虽然看起来跟‘发现’频道的记录片差不多,”《哥伦比亚新闻评论》(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报道说,“但它们实际上不受任何限制,也未经筛选,完全是政治性的商业信息片(informercial)<由 information和commercial两词缩合而成,指介绍信息兼有广告作用的电视片。>。”

“商业信息片”和“社论式广告”(advertorial)是两个时髦的杂交词,描述了公关领域的两个 新兴致富之源。它们指的是那些伪装成新闻的广告,如此伪装是为了获取消费者的信任,让他们就跟信任报纸文章或电视新闻一样信任这些广告。一个标准的社论式 广告是这样的:某电视新闻主持人对几部电影作一番简短而乐观的总结,而这些电影是出自同一家电影制片厂的。其他类型的社论式广告则都是出版物,看起来跟真 正的报人制作的东西没有区别。许多新近出现的投资杂志,如《金钱世界》(MoneyWorld)、《真金》(RealMoney)和《投机者》 (Opportunist),都有一大群专家提出可靠的投资建议——毫不奇怪,所有的专家恰好就是杂志上的投资者。消费者能够分辨出假的《金钱世界》、 《真金》与真的《金钱》(Money)、《知情者投资》(Smart Money)之间的区别吗?当然可以,只要他们看得懂其中的微妙之处。

不过,真正的杂志也在玩社论式广告的游戏,他们帮赞助商制作的广告看起来就跟杂志的内容一模一样。比如 《时尚》(Vogue)杂志最近就为“李”牌铆钉牛仔裤制作作了一个8页长的社论式广告。(“我们认为,这是个巨大的价值增值,”李牌牛仔裤的消费者广告 经理大卫•史密斯说。)

让广告和真正的内容之间界限模糊,网络站点在这方面也有出色表现。不过,最阴险的商业信息片和社论式广 告可能还得到教室里去寻找。像“终生学习系统”(Lifetime Learning Systems)这样的商业公司,就在教室里兜售特别设计的系列广告。这些东西看起来就跟真正的教学材料一样。“孩子们每天有百分之四十的时间是在教室中 度过的,而传统的广告根本就无法到达这些地方,”“终生公司”用这种推销术语向其潜在的顾客解释道,“
现在,我们设计的学习材料,既为学校定制又 隐含您特定的销售目标,这样你就可以直接进入教室了。和小顾客们直接交流,并通过他们接触到老师和家长。”孩子们学到了“宝洁”和乔治亚太平洋木材公司 (Georgia Pacific)的干净利落;也认识了重要的发明家格雷戈尔•门德尔(Gregor Mendel)<奥地利植物学家,为遗传学创立了数学基础。>、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法国化学家、微生物学家,是他第一个证明发酵和疾病是微生物引起的。>、乔治•华盛顿•卡弗(George Washington Carver)<美国农业化学家、农艺学家。>和奥维尔•雷登巴赫尔(Orville Redenbacher)< 美国农业科学家,新型爆米花“雪片”的发明者。>;还了解到“美国原子能协会”(American Nuclear Society)赐予的原子能福祉。

在社论式广告兴起的同时,电视新闻的收视率却在持续下降,这尤其体现在30岁以下的成年人这一年龄段。 同样,报纸的阅读量也在惊人地下降。随着区位媒体的激增,消费者可以从各种各样的来源获取他们想要的新闻。因此,媒体企业家们甚至提出,新闻记者已经过时 了。这论断似乎还颇有道理。“媒体凭什么可以过滤你们的信息?”“美国在线”的总裁特德•莱昂西斯(Ted Leonsis)呼吁说,“在不久的将来,每个人都能接触到他们想要的所有信息,一切由自己作主。那么,谁又需要媒体来提供内容呢?我实在不想说,不过我 觉得媒体正在走下坡路。”

谁需要新闻媒体?即使人们不再看好新闻媒体这个所谓的“第四等级”<法国大革命前的社会包括贵 族、教士和平民三个等级,报界有时被人们称为第四等级。>,即使新闻媒体的受众日益减少,莱昂西斯这一不留情面的反问也只具有表面的说服力。到 1997年,或者说90年代末,新闻媒体到底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呢?1896年,当阿道夫•奥克斯(Adolph Ochs)买下《纽约时报》时,他宣称“新闻”是公众服务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并许诺将“提供新闻,所有的新闻……并以第一时间提供,和其他所有值得信赖的 媒介一样,即使不比它们早,也不比它们迟。”但是,在通往奥克斯设想的新闻的辉煌前景的途中,发生了一些意外:信息变得充裕乃至过剩了。先是广播,然后是 电视,它们把新闻消费者直接带到现场;而现在,因特网又把普通公民变成了记者、出版人和广播员。比如说,如果今天早晨本地报纸没有送到我家里,那么我可以 去“全国天气服务”网站查一查纽约市的天气预报。莱昂西斯说的没错,新兴的媒体逐步使人们找到他们想要的大部分信息,而不用再向传统的新闻工作者请教了。

但是新闻业并不限于“新闻”,莱昂西斯的话之所以愚蠢,就在于他忽视了新闻业价值更重要的部分。尽管新 闻消费者可以直接找到相关的信息,但这并不会使新闻业的那部分重要价值过时。新闻工作者会帮我们解释生活的意义和社会存在的价值。除了新闻工作者,谁会给 医疗诈骗和不负责任的医生曝光?谁会去督促政治家们实现其诺言?谁会去检查广告的设计、倾向和可信度?谁会去监控竞选赞助和政策倾向之间的关系?谁又会去 监督飞机、火车和汽车的安全性呢?

为社会的整体利益着想,新闻业必须战胜社论式广告。关心销售业绩的商业公司,不会像消费者那样关心事情 的真相到底怎样。关心选票的政治家,也不会关心这些东西。仅凭这一点,新闻工作者就是必不可缺的。即使达不到完全的客观性,新闻工作者们也仍在致力于接近 公平和正义,而商人们却只考虑特定商品的销售。

其实,在信息过剩的世界里,新闻工作者更有存在的必要。新闻媒体是一个具有批判性和分析能力的缓冲器, 是统计数据的仲裁者――这一作用在今天尤为重要,所以它是公共服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跟电力系统和煤气管道一样重要。这个世界充斥着的大量信息已经超出 了其本身处理能力的极限,新闻工作者是我们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信息处理器。他们帮我们“过滤”信息,让我们避免在某些公司的误导下迷失方向。更重要的是,当 社会变得越来越破碎,是新闻工作者把整个社会粘合在一起,让一个共同体至少维持部分的完整性。对我们的民主政治来说,规避媒体将是一个巨大的灾难。


不过在信息时代,公关行业还不是新闻业的最大威胁。最大的威胁来自信息。新闻记者在抵挡公关行业的入侵者和新的媒体企业的攻击的同时,还得抵御永远求新这一诱惑,这种诱惑会让他们自取灭亡。

从文明的拂晓时代开始,人类就一直在搜集和传播新信息,并以此构筑公共知识的基础。在信息匮乏的时代, 记者兼送信人,收集和传送着新鲜资料,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报纸]在全世界传递着精神才智,”阿瑟•扬(Arthur Young)在1973年写道,“在英格兰,它把最新的惊慌或情绪波动,以闪电般的敏锐力,从王国的一端传到另一端。”在信息资源变得异常丰富之前,宝贵 的新鲜信息是有价的通货。在前电子时代,新闻记者就是信息的搜索采集者,不会放过任何可能找到的信息。


不过,在过去的50年中,信息已变得泛滥成灾了,因而信息搜集者的部分作用也就过时了。人们成 了他们自己的出版人和广播员,并且新信息的获取也更加容易了。事实上,随着CNN、CNN财经报道网、MSNBC和其他一应俱全的全新闻网络、频道及在线 服务的出现,一个令人生畏的即时信息产业诞生了,它们正一天到晚为我们提供花边新闻。


但是,即时新闻为我们提供的不是新闻,而是娱乐。这也正是信息过剩这个问题的一个侧面。虽然按 小时更新的新闻涉及的主题大多是全国性或国际性的重要事件,但那些所谓的重要新闻却毫无实用价值,也不能启迪心智。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在这个小时里上升 了13.5;航天飞机的发射因天气原因搁浅;O. J. 辛普森案件的陪审团人员已被选定;克林顿总统宣布波斯尼亚的选举必须继续进行。这些主题并非无足轻重,但作为重要新闻,它们的教育价值等于零。这样的新闻 摘要不管听到多少,我们对股市和波斯尼亚问题的基本理解也不会有什么改变。若想真正地了解某个问题,我们需要的不是一连串的即时新闻,而是细致而深刻的局 势评析。报纸或杂志上的一篇长文章,读起来不会比“21分钟重要新闻”耗费更多时间,但却完全可以让你获得真正的知识。

新闻摘要之所以能够继续存在,不是因为它们有价值,而是因为它们富有戏剧性和娱乐性——而且,在这个共 同信息所剩无几的时代,它们提供了一些廉价的公共信息,让所有人在某个时间里感到有所依附。它们还给人们一种相互关联和相互理解的错觉,让我们以为自己还 挺有知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所以,如果没有这些东西,我们的处境会好得多。

当然,新闻并不是一无是处;我们也需要了解当地、全国和世界的最新事件。但是,和我们已经掌握的信息 ——怎样吃饭、如何穿衣、抵抗疾病、自我约束等等相比,每小时和每日更新的新闻就显得苍白无力了。我们面临的新问题,是如何分享相互间已有的信息,深思熟 虑地处理问题,并把它们变成亿万人头脑中的知识。这与其说是收集事实,还不如说是培植信息。


不幸的是,许多记者自身也对分享“旧”信息心存障碍,对那些带有“旧闻”气息的报道心存疑惑 (“那事儿我们已经报道过了”……“这事儿早就发生过了”)。在他们眼中,不论什么消息,只要好像是最近发生的,就一定要报道,比如最新的民意测验、当天 耸人听闻的私人越轨举动、今晨的法庭证词等等。“我的任务不是教育公众,”电视制作人斯蒂夫•弗里德曼(Steve Friedman )坚持认为,“我的任务,是告诉公众正在发生的事情。”

弗里德曼将教育和告诉分开,这一划分非常关键。教育,必须承担一种责任――保证知识的有效性;而如果仅 是告诉,那就只需关注如何把耸人听闻的即时新闻传播出去。记者们把视野仅仅局限在简明新闻上,这样就无需对受众承担任何义务。他们也就不用去考虑信息面临 的窘迫局面:就算信息报道出去了,可是如果人人都心神涣散,无心理睬,对其视而不见,那么这种报道有什么意义呢?这就等于把一根针抛进大海里。

“国家公共电台”的“国事论衡”(Talk of the Nation)节目有一个每周一次的编辑会,几年前我曾参加过一次,会上一些制作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简明新闻的落足点是不是过时了?有人提议播放一个预 防爱滋病的教育节目,因为根据民意测验的结果,人们在这方面显得很无知。但是资深制作人和会议主持人却否定了这个想法,他们的依据是,这超出了新闻业的范 围。这条消息已经报道过了,他们坚持道。我们的任务不是报道旧新闻。

这件事情表明,新闻工作者仍然顽固不化,拒绝去适应信息共享这种新范式。而传统的新闻媒体也没有跟上从 信息匮乏向信息充足这一范式转变的步伐。由此也能理解像Yahoo,Alta Vista、Excite和其他万维网资料库为什么正逐渐成为我们主要的信息来源。在当今社会里,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不同步,但消费者却都急切地想说, 他们的感受是共通的。他们的注意力正从简明新闻转向那些直言不讳的教育者,这些人毫不畏惧“旧新闻”。人们认识到,虽然信息过剩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但 只要对它加以调教,也可将其变成一片丰饶美妙的田地。


要想理解新闻业现在必须经历的转变,我们最好还是回顾一下《社论研究报告》 (Editorial Research Reports)这一新闻服务的历史。这本刊物的出版地是华盛顿特区,出版者是“国会季会”(Congressional Quarterly)<一个提供政策方面的信息服务的机构。>。《社论研究报告》创刊于本世纪20年代,是一个为新闻记者提供信息服务的杂志 ——其服务对象尤其是那些擅长发表意见而不善处理实际数据的报纸主笔。曾是该刊编辑的马库斯•罗森鲍姆(Marcus Rosenbaum)说,“在二三十年代,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并不多。只有新闻电报、图书馆和他们自己的笔记本,百科全书和从学校学到的一般知识也是来源 之一。即使在六七十年代,情况也是如此。”

“但是当我在80年代末进入这份刊物时,问题就完全不同了。我们的读者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去获取他们想要 的任何信息。他们可以在网上搜集材料,也可以求助于象NEXIS和Data Times这样的数据库,还可以打电话向别人咨询。所以,我们的工作就不再是抛给他们大量的信息,而是把大量信息萃取成他们有时间阅读的东西。如果你在 NEXIS里查询救济金改革方面的问题,你会得到53,000条命中的信息。这么多的信息你怎么能够处理?但是如果我能用8000个单词来答复你,那就很 有意思了。”

罗森鲍姆描述的正是现代记者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成为人类全部知识的电子档案的照看者,成为具有预测能力 的的电子图书馆的管理员,而不单单是简明新闻的播报者。这样一个世界使我们有必要重塑信息的价值观,认识到分享和整理已有的信息比搜寻纯粹的新信息更重 要。新新闻/旧新闻这种范式已经过时。新信息就其本身来说,不再是一个值得最好的记者、最好的分析家和最好的头脑追求的目标。新闻工作者必须从一种更加宏 观的角度来把握信息,把它作为一种自然资源来处理,而不仅仅是获取。
我们需要的,不是众多的新闻,而是共同的理解。信息的提供者在哪儿,信息的需 求者在哪儿?我们必须学会分享信息、精心地处理信息,并将之转变成为共同的知识。今日的《纽约时报》对此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的每周新闻正逐渐从新闻 服务提供者转变成一个重要的新闻分析中心。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认识到,现在大部分的最新消息都是通过电视和因特网播发的。在时间上印刷出版物将永远 处于落后的地位。

在针对信息过剩作出的诸多反应中,有一种更为基础性的重新定位,像The Utne Reader这样的刊物最近取得的成功可以为此作证。这份双月刊曾在海报中将自己称作“最佳的另类媒体”。Utne将全国数百份不同的杂志汇集到一起,对 有些部分进行删节,或把有些部分浓缩成千字的综述。一篇典型的Utne文章,会把四篇乃至更多的报道中的信息和观点拼接在一起。新近出现的《全国时报》 (National Times)提供的服务和Utne类似,只不过其关注的是更加“主流”的政治话题。许多其他的报纸(如《华盛顿邮报》)和杂志(如《民族》(The Nation))现在都开设了定期的“杂志读者”专栏,有专门的作者像Utne那样从众多的媒体中筛选出少数特别有价值的文章。

此外,越来越多的记者开始参与一项名为“公共新闻”的新闻反思运动。参与者都积极呼吁,放弃单纯求新的新闻,转向共享的、中肯的信息。由于对新的信息环境已经有了非常深刻的理解,所以他们认为,“公共新闻”以及其他重估记者角色的运动,不仅是明智的,而且是必须的。

8.03.2007

《信息烟尘》.7

信息烟尘8 逸闻趣事现象。这一章让我想起最近的“纸浆陷”包子新闻。新闻是假,抑或打假新闻是假。中国比美国还复杂。哈哈。

以下几章就略去了,和咱们关系不大。
10.一个由孤独分子组成的国度
11.超级民主
12.来自信息水洼的生物
13.信息监视

第14章 逸闻趣事现象

有一个曾以口头和文字形式流传过的故事:许多年前,伟大的杜瓦米什(Duwamish)印地安酋长、皮 吉特海峡周围六个部落的统治者西雅图(Seattle),由于对白种人的掠夺行径非常反感,于是坐下来给白人总统富兰克林•皮尔斯写了一封慷慨激昂的信。 “地球是我们的母亲,”他郑重声明,“我看到上千只美洲野牛在大草原上腐烂,它们是被从这儿经过的火车上的白人射杀的。”西雅图酋长督促皮尔斯总统仔细考 查一下其人民的行为后果:“当所有的野牛被杀光,当所有的野马被驯服,世界将会怎样?当森林的每个隐秘角落都充斥着人群的气味,当果实累累的山野风光被说 话的电线污染,世界将会怎样?”

故事接着会说(人们经常重复这一段):毫无疑问,西雅图酋长那封感人至深的信已经成为现代环保运动的一 篇关键性文献。它被众多募捐呼吁所引用,它在示威活动中被慷慨激昂地宣读。谁能不被这高尚而充满悲剧意味的诉求打动呢?这封信引发了一种集体的负罪感,在 种族和环境问题上造成的百年罪孽,使人们内心难安。

但上面提到的那个故事并不是真的,而是得克萨斯州的编剧特德•佩里(Ted Perry)为1971年的一部生态电影写的剧本。(佩里承认:“我写过一段讲话,那段话是虚构的。”)历史事实却是,西雅图酋长是一个凶猛的斗士,因其 对其他部落的进攻而闻名。他虽然被描述成一位睿智而高明的政治家,但他肯定不曾留意过一头野牛或一列火车,甚至都没有听到过北美夜鹰的唧唧喳喳,这些东西 都是佩里自己编造的。在西雅图酋长生活的年代,他周围数百英里范围内是不会有野牛、火车和北美夜鹰的。

我们可以在这里将虚构和事实分开,就像《纽约时报》和其他地方经常出现的真假之辩一样。我们可以一遍又 一遍地重复事实,就象念经一样。但我们却挡不住一个好故事的诱惑,也正是由于这个缘故,关于西雅图酋长的虚构性描述,即特德•佩里的版本,才能够出现在 《纽约时报》“非虚构类”畅销书榜上,并且成为近年来的“地球日”和其他环境保护活动的中心话题。(这本书名叫《鹰兄,天姐:西雅图酋长的预言》 (Brother Eagle, Sister Sky: A Message from Chief Seattle)。)历史学家戴维•伯奇(David Buerge)说,“这个例子典型地再现了那句老话:当事实还在穿鞋准备上路时,谎言却早在以每小时20英里的速度前进了。”

只是在今日,谎言的传播才如此迅速。在这个电子时代,一个讲得头头是道的谎言能在几秒钟内绕着地球转一 圈,而真相却被层层封锁,埋葬在堆满统计数据的档案柜里。这个奠基于事实之上的社会,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跨越了那个被破坏性的神话和迷信所纠缠的时代(现在 我们知道疾病是由细菌引起的,而不是由嫉妒之神在起作用;火山的喷发与少女的童贞毫无关系)。但是,信息的过度充裕也引发了一些令人不快的后果,其中之一 就是,在这个注意力越来越难以集中的社会里,我们变得更容易相信那些误导人的、简单化的神话。


信息烟尘的第11定律
当心那些消解了所有复杂成分的故事。


如果我们可以把信息过剩比作暴饮暴食,那么逸闻趣事现象(anecdotage,这个词是专栏 作者威廉•萨菲尔(William Safire)创造的)就像吞食了过多甜点:这是一条获得“快”乐和短暂满足的捷径,但最终却无法止渴,它甚至非常危险——就和“零卡洛里摄入”会扰乱营 养结构一样。最近一段时间,在约瑟夫•坎贝尔(Joseph Campbell)<美国学者,他关于比较神话学的研究,探讨了不同文明中的神话的功能。>、比尔•莫耶斯(Bill Moyers)<电台记者,曾呼吁媒体对宗教和神话给予更多关注。>和罗伯特•布莱(Robert Bly)<诗人、翻译家。>的影响下,我们一直在颂扬神话的魅力,但我们也要记着对神话保持警惕。
在这个问题上,事物的两面性也表现 得很突出。基础教育学者弗兰克•史密斯(Frank Smith)把隐喻比作一张行车地图,他解释说:“失去隐喻,思维将无法开动。”人们天生就能从简单但却动人的故事叙述中获得启示和指导,而干巴巴的信息 就围绕这些叙述拼接在一起,从而获得意义。

但是,如果这些思维行车地图上标明的道路和河流并不存在,那又会怎样呢?在逸闻趣事的滥用方面,当今最 出名的人物也许要算罗纳德•里根这位“伟大的传播者”了。在1976年和1980年两次总统竞选中,他都曾斥责一名杜撰出来的“社会救济女王”(里根从没 有公开提到过这个名字)。据说这个女人使用了80个化名、30个住址、12个社会保险卡和4个根本就不存在的已故丈夫的名字,从社会救济金中诈骗到了15 万美元。而实际上,最接近事实的一个例子是芝加哥的一个女人,她使用两个假名不正当地获得了8000美元的救济金。不过里根的故事却嵌入了公众的大脑,这 不仅帮他在1980年当选了新一任总统,而且促成了1981年那严厉而苛刻的福利改革法案的通过。(“那场全民直接投票实在让人恶心,”当时的《华盛顿邮 报》发表社论说,“我们以为,如果你坚持认为,所有领取救济金的人都和那些被定期曝光的大骗子及‘社会救济女王’一样,是一类货色,那么这方案就是有意义 的。但是如果你认为,领取救济金的人并不是一群需要受到惩罚的罪犯和劣等人,那么你就会发现这个惩罚性的、贬低人格的法案其本质到底何在。”)

如果因为如此容易上当而以为自己非常愚蠢,那也没有必要。其实,我们天生就是如此,我们对神话和隐喻的 亲和力已经深入脑髓。心理学家理查德•尼斯比特(Richard Nisbett)解释说,在人类的生物性方面,从其发展历程的大部分时间来看,“生动鲜明的信息”一直就是唯一的学习途径。“如果从进化论的角度看,”他 解释道,“可以说我们已经习惯了叙述性的信息。在早先的无文字记录时期,我们就是以这种方式进行学习的。使用统计数据和逻辑推理的方法来认识世界,那是后 来的事了。”

为了验证我们对叙述性信息的信赖,尼斯比特曾做过一些试验。在试验中,被试者看到的统计数据和叙述性信 息是互相矛盾的。这些试验表明,叙述性的信息总是在人们的印象中占据主导地位。在某个试验中,试验对象将和一个监狱看守见面。这看守或者显得通情达理、正 派得体,或者显得残暴而嗜杀成性。然后,试验对象会看到关于大多数看守的实际情况的硬性数据,并被告知不用理会他们遇到的、起演示作用的看守给他们留下的 印象。“试验表明,”尼斯比特说,“虽然被试者知道他们遇到的人没有典型性,但他们对监狱看守所做的整体结论却不会有丝毫改变。那根本就无关紧要。唯一起 作用的,是我们展示出来的看守到底是个好人还是个歹徒。如果看到的是一个和善的人,他们就会以为监狱看守不那么坏。如果看到的是一个恶心的人,他们就会以 为监狱看守实在让人感到恐怖。”

心理学家证实了丹尼尔•朔尔的直觉,在所谓的媒体时代里,逸闻趣事现象是一个特殊问题。罗伯特•恰尔迪 尼曾提到过一条“第22条军规”似的悖论:“在高度复杂的智力装置的帮助下,人类创造出其他物种未曾创造过的文明。我们创造的环境已是如此复杂,变化节奏 如此迅速,信息如此充裕;但我们却不得不以一种动物的方式来适应它,而在进化史上我们早就已经超越了动物阶段。”信息狂热就以这种方式实现了一次行为转 嫁,把应付海量信息的任务抛给了动物式的适应方式。


新闻记者是保护公众免遭欺骗的第一道防线,但他们也经常成为欺骗性的逸闻趣事的牺牲品。这些故 事故意迎合人们的先入之见或他们对某人某事的猜疑。而现在的问题在于,由于注意力越来越无法集中,新闻记者也和其他人一样,可能比过去更容易上当了。看看 最近发生的几件生动的政治趣闻吧。

事例A:据报道,在其任期的最后一年,乔治•布什参观了某地的一个超级市场,食品杂货部收款台的激光制 导扫描仪让他分外困惑。第二天的《纽约时报》的新闻标题赫然写道,“布什撞见超市,目瞪可呆”。布什已在白宫和副总统官邸连续生活了11年,人们以为他已 经有些脱离群众了。在此之前,曾有新闻报道说,在某个加油站里,布什竟然不认识新型的加油泵。扫描仪的故事不过是又一次验证了布什脱离群众这一说法,而这 正是新闻记者和反对布什的人正在寻找的东西。他们重复了相同的故事。

某些轶事虽然到处传播,但最终事实却是,这些东西完全是子虚乌有的。一个甚至都不在现场的《纽约时报》 记者,曾经编造了一个无趣得多的事件:某家新技术扫描仪的制造商向布什演示了他们的最新产品。在谎言被戳穿并被报道出来以前,布什的形象已经遭到了严重的 损害。“这严重损害了总统的公众形象。”布什的新闻秘书马林•菲茨沃特(Marlin Fitzwater)写道。后来布什在选举中落败,这多半是因为人们认为他已经脱离群众了。

……

逸闻趣事是我们的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些多半没有事实根据的重要叙述,甚至有一个流行的名字:我们把这样的故事称作apocryphal(无稽之谈)。

Apocryphal:形容词。1.其作者的身份或真实性值得怀疑。2.错误的;虚构的。

Apocryphal(无稽之谈)。当谣言在舌间翻滚时,我们体会到一种作恶的乐趣,我们咧嘴笑着,相 互间暗中眨眼,含蓄地暗示,那多半是个谣言——但如今这样的东西太多了。这种社会共识已经渗透到我们的工作中去了。在商业和政治事务中,我们通过轶事来操 纵人们对某人某事的印象,且常常以这种操纵能力的高低来衡量我们成功与否。

由此而产生的结果往往十分荒谬。“沃特•汤姆森”(J. Walter Thompson)广告公司的两位业务经理在《国际广告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ertising)上吹嘘说,对某种止疼药的独一无二的疗效所进行的夸张宣传,对病人产生了实际的疗效。“双盲试验证明,品牌效应在止疼效果中起的 作用占到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他们写到。“品牌就跟药品的内部成分一样,它和药理作用相互配合,产生的疗效比未标品牌的药片强大得多。”

这种言论体现出的狂妄自大令人瞠目结舌。广告者不仅吹嘘其宣传的药品具有疗效,而且还说这种夸张本身也 有治病作用,并以此为其关于止疼药的夸张言论作辩护。这种声明传达出的讯息是,既然可以证明品牌具有止疼作用,那么我们自始至终就用不着担心真理是不是遭 到了歪曲。诚然,无稽之谈和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已经有许多年的历史。但值得注意的问题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随着人们的精力越来越分散,谎言将比真相跑得 快得多,而且它们往往会转化为真理。

8.02.2007

《信息烟尘》.6

世界是平的,世界也是碎的。一块碎裂的镜子。
第9章 巴别塔村 文化的延伸与碎片化


在这个日渐缩小的电子世界里,CNN、MTV和《华尔街日报》需要你――不管你是在台北还是在 格林威治镇<位于纽约曼哈顿区。>。电话、电视、卫星和电脑几乎使任何人都可以瞬时联络,地理距离的远近已无关紧要,这造就了一个几乎是全球 范围的文化景观。100多个国家可以看到NBA比赛。151个国家可以买到丰田汽车。185个国家可以喝到可口可乐――这比联合国的成员国还要多出7个。 而万维网,作为全球的电子图书馆,使所有上网的人可以同等地接触信息。它的兴起,只不过使全球文化景观更加广阔了。网络页面,和人类本身一样多姿多彩,不 过它们全都连接在一起。于是网络造就了一个小世界――12英寸或20英寸的小世界,依你计算机屏幕的大小而定。

不过,全球村只是事物的一方面。让我们回忆一下斯坦利•米尔格朗的清单――在刺激过载时人类有哪些反 应。清单的最后一条,即第六条是:“形成专门的制度来吸收输入,以防止个人被输入淹没。”没错,信息化的世界也应验了这句预言。只要我们打开收音机,在美 国各广播波段间一路听过去,就能体会到这一点。我们好像突然间撞见了一个分化严重的新文化的声音展览:从hip-pop到“冷爵士”(cool jazz),从“死亡金属”(death metal)到“融合音乐”(fusion),从60年代经典歌曲、摇摆乐到grunge<这儿提到的都是流行音乐的一些门类。>,从公共广 播新闻到煽情聊天节目――没有哪个电台有丝毫的相似性。ABC卫星广播网络的总裁李•艾布拉姆斯(Lee Abrams)说,“全都变得越来越区位化了,越来越碎片化了。”无数剪裁得非常狭窄的广播风格,在过去几十年里蓬勃发展起来。

在任何一个有线电视系统的频道间跳跃,也能体会到相同的支离破碎的感觉。这就跟浏览一个装有数百份区位 杂志的书报摊一样――从《背包族》(Backpacker)到《雪茄发烧友》(Cigar Aficionado),到《家居办公计算机》(Home Office Computing),人类的每一种职业、每一种嗜好都有一份或多份杂志。在Usenet上,约有14,000个电子讨论在同时进行,从 alt.animals.badgers<这是因特网新闻组名称的标识方法,由以点号分隔的词组成,表示该新闻组的讨论内容。这个新闻组的内容是: 动物-獾。>到rec.antiques.radio+phono<娱乐-古董-广播+声音。>,从rec.hunting<娱 乐-打猎。>到soc.bi[sexuality]<社会-双性恋。>。透过媒体竞技场的喧嚣,我们明显地发现,其中存在的不是文化的 共通性,而是一种深刻的差异(这种差异往往无法通约)。当社会越来越虚拟化,这种碎裂和政治分化只会有增无减。1994年,关于因特网政治格局的第一次大 型的政治性调查,展现出一个极度破碎的虚拟世界。这一结果完全在意料之中。研究者报告说,“虚拟社区,更像现代健康俱乐部里的半私人空间,一点也不像雅典 市民辩论会那样的公共空间,它不能提供讨论交流的机会……虚拟社区的成员们聚在一起,不是商讨和辩论社会普遍关心的话题,而主要是切磋他们自己的兴趣爱 好,加强相互的共通性。他们排斥志趣不同的人。这样,他们最终强化了现代社会的破碎和分裂。”

由此看来,我们的世界多半不会变成一个温馨的村庄,而多半会退回到一个电子巴别塔<《圣经》中, 诺亚的后代拟在巴别城建通天塔,上帝怒其狂妄,使建塔人操不同的语言,塔因此终未建成。后来人们以“巴别塔”喻嘈杂混乱的地方。>村,一个全球摩天 大楼。新的信息技术不是把我们聚集到村镇广场上,而是把我们分隔在众多的社会小屋里。中心地带越来越少,共同的交往渠道甚至都不会再有。1978年,三大 电视网络――ABC、CBS和NBC――赢得了美国黄金时段90%的电视收视率。十年之后,这一数字降到了64%。从1980年到1990年,像《读者文 摘》、《时代》和《生活》这样的大众口味的杂志的发行量下降了,而在同一时间,却有将近3,000种新杂志诞生,其中大部分的定位都非常狭窄。“其实,根 本就没剩下什么大众媒体了,”一个广告商在1990年告诉《福布斯》杂志。

这句话有些夸大了。显然,大众媒体依然存在,而且就其传播范围来讲,比以往更全球化了。不过,实际上人 们把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时间放在了狭窄的、专门化的交流领域里。15世纪开始,随着印刷术的诞生,文化的大众化急切向前推进,而19世纪的“便士新闻” (penny press)<指《纽约太阳报》(New York Sun)在19世纪30年代开始的新闻变革,把报纸报道的范围从商业和政治新闻扩展到犯罪、娱乐等内容。>则给它以更大的推动力。不过,从本世纪 60年代后期开始,这一方向完全掉了个头,传播格局的变化促成了一个专业化的区位文化的诞生。

由此,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两幅平行的、但似乎又相互矛盾的景观。的确,世界上大部分地区正被捆绑到一 个巨大的电子基础设施上,可是在其整体性之下,这个网络化的地球也正变得越来越支离破碎。不过,两幅景观的共存也完全合情合理。这就像一个大型的鸡尾酒会 分化成一连串的小型谈话――酒会的规模越大,小型谈话也就越多――所以,当地球居民全都掉入一个虚拟村庄时,情况也是一样。为了维持亲密交流,为了维护我 们各自的特殊性,我们就在这个全球摩天大楼里分裂成了一簇簇的小团体。
……

“一座分裂的房子不可能站立起来,”亚伯拉罕•林肯1858年如此断言。100多年后,华盛顿特区的波 拖马可河边,在那神圣的纪念堂里,我们伟大的奴隶解放者<指林肯。>心满意足地坐在一把大理石巨椅上。但是,如果林肯能够向右偏转120度, 他就不会那么信心十足了。在河对岸不过一箭之地的一幢办公楼里,这个国家正被一股强大的力量重新分裂――这一次不是枪炮,而是微处理器。弗吉尼亚州亚里山 德里亚市威尔逊林荫大道1525号,“清晰”(Claritas)的总部就座落在这儿。Claritas,一家市场研究公司,其创建者就是区位文化之父, 乔纳森•罗宾(Jonathan Robbin)。

现在我们所知的“区位营销”(niche marketing),是Claritas于从本世纪70年代开创的。在区位营销中,人们根据人口统计数据把消费者细分为一系列泾渭分明的小群体,而产品 推销则以这些小群体的不同口味为目标而设定。比如可以把人群这样划分:富有的市郊青少年、城市职员、领取养老金的退休者等等。具体操作则是,首先根据特定 受众群,挑选出他们特有的语言和形象;然后找到这些受众群经常光顾的各类区位媒体;最后把挑选出的素材安排在相应媒体上。比如,像Utne Reader这样社会体察力强的生活时尚类杂志,会由有机冰淇淋(organic ice cream)和环境银行业(environmental banking)的广告来点缀。而最新款的洗碗机广告,则会出现在“玛莎•斯图尔特生活”(Martha Stewart Living)这样的电视节目上。这些经过剪裁的销售广告,不仅可以提高编辑效率,而且在成本效益上也非常划算。商人们能够以较少的花费,接触到更多潜在 消费者,而且可以省去数目庞大的大众市场广告费用。一位有线电视推销商吹嘘道,有线电视“可以节省一大笔大面积浪费(geo waste)。”

依靠其突出的商业优点,区位营销在过去短短20年里就席卷了美国整个商业界。它是如此盛行,人们几乎都 不记得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新的历史现象。“直到本世纪70年代,才有人设计出系统化的消费者分割和‘微观销售’(micro-marketing)策略,” 经济学家约翰•戈斯(John Goss)写道,“直到那时,当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条件成熟时,以消费者行为为基础的电子数据才得以积累和处理,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才得以进 行,以销售为目的的消费者地理定位才得以精确实现。”

戈斯所说的各项创新都可追溯到乔纳森•罗宾。如果文化大众化的起点可以追溯到15世纪50年代古腾堡在 德国美茵茨发明活字印刷的话,那么它的对立面――非大众化(demassification),这是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的命名――也许可以精确定位到 美国人乔纳森•罗宾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倒腾出来的东西。当然,在这个信息过剩的世界里,分裂破碎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不过,毕竟还是得有人出来为这一趋 势制定一些参数。正是罗宾第一个意识到计算机不光可以用来进行闪电般的计算,而且可以输入程序,将那些本来无法处理的庞大数据摆放在一起,把模式识别提升 到一个新的高度。在这种意识的指引下,区位文化诞生了。

事实上,早在乔纳森•罗宾直接介入此事之前,这一新文化就已经开始酝酿了。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 电子数字积分器和计算机,或者说ENIAC,是为美国军队设计的,可以用来改进导弹轨道的计算。这个庞然大物由18,000个真空管、6,000个开关、 10,000个电容、70,000个电阻和1,500个继电器组成,占地1,800平方英尺。不过,这笔投资的回报也是巨大的。ENIAC每秒钟的运算次 数竟然可以达到5,000次――这比以前的任何计算机器都要快1,000倍。

如此惊人的运算速度引起美国人口普查局的密切关注。1951年,他们获得了ENIAC的后代产品, UNIVAC(通用自动计算机,Universal Automatic Computer),用来改善人口数据的分类列表。不过,即使在1960年人口普查之后,UNIVAC仍然只被看成是一个节省劳力的机器,一个极为强大的 计算器,可以作加减运算及信息排列和归类,其速度远非人手可比。人口普查局里尚没有一个人认识到,除了分类制表以外,他们的机器能够做更多的事情。

1964年,林登•约翰逊总统开始着手他的“消灭贫穷”(War on Poverty)计划。不过,在“经济机会局”(Office of Economic Opportunity, OEO)开始推行社会救济计划网之前,它得面对一项艰巨的任务――对所有美国人及其经济收入作一个详尽的统计研究。这一任务需要把来自政府诸多机构,包括 人口普查局的数据进行协调和整理。为了完成这一任务,OEO招募了罗宾。罗宾是一个“人类生态学者”,在人类的社会习性研究方面受过专门训练。在进入 OEO以前,罗宾已经开始在某些课题上使用计算机了,比如他所在领域中人们所熟知的“大范围多变量统计分析”。罗宾为OEO编写了一些程序,把来自所有 29个不同机构的信息联系起来,并对美国的每一个地域进行了详尽的社会经济学比较。每一单元大约有1,500个家庭,而这正是当时人口普查局对美国街区的 最为近似的描述。

这项工作的成果,是一个查询起来极为方便的数据集合,该集合包括美国各街区及其富裕程度、流动性、种族 状况、城市化程度和住房类型的数据。这不光是一项伟大的技术成就,也是大范围统计分析上的一项突破。这一突破表明,将一个国家划分成数万个小单元,可以极 为有效地增进对整个国家的了解。

这同时也是一个蕴藏着无限商机的金矿。“联邦人口普查所得的10亿条信息,被我缩减成40个街区类 型,”现在罗宾自夸道,“这样,人们就有可能把这些东西用到真正的销售行动中去,去创造真正的财富,享受更好的生活。”1971年,罗宾建立了一个名叫 Claritas(“清晰”(clarity)的拉丁文)的公司,以此验证他的预感――一个全新的消费者市场数据库即将在他手上完成。从这样的数据库中, 各种私营公司可以对各类生活方式进行勘探、培育和开发。这样,市场人口统计学就可以超越笨重而不实用的交叉制表法。那种粗糙的方法只能把大量的调查样本按 年龄、性别、种族等划分成小单元。它必须以子群体为基础对数据进行度量,而如果原始的被调查群体规模不大的话,子群体规模就会很小,这使得整个过程在统计 学上失去意义。

1976年,罗宾推出了他那里程碑似的“棱镜”(PRIZM)数据库,这是历史上第一个综合性的地域人 口统计的(geodemographic)分析。(正如棱镜(prism)会把一束光分解成一道光谱,展现其组成成分,PRIZM也会把任何一个消费者市 场变成一系列色彩斑斓、泾渭分明的街区类型,所有类型一起构成整个市场。)借助于高超而详尽的算法,PRIZM发现了各个地域在统计上的相似性。用计算机 诞生以前的方法进行分析,分散在全国各地的街区,从来都无法进行如此清晰的归类,而现在,它们被集合在一起,并分别放置在一个单独的“生活方式”类别下 面。比如,俄勒冈州的莫拉拉(Molalla)、纽约的摩拉维亚(Moravia),都是“猎枪与小货车”类,主要居住着大家庭、熟练工匠和体育爱好者; 而“游泳池与庭院”型市镇,如堪萨斯州的密西恩(Mission)和康涅狄格州费尔菲尔德(Fairfield),住着年长而富裕的白领,喜欢打高尔夫球 和周日烧烤。这些生活方式的类型一共有40个,几乎全国每个社区都被归入一个特定的类型。“这些基础类别,是经过实际消费行为数据的多次检验、修改而精确 划分的。汽车购买者、杂志订购者、房地产交易、消费赊欠、直接的销售反馈和顾客购物数据等多种资源,一道构成了数百万消费者的消费记录,PRIZM的行为 学测试和修订正是在这些记录的基础上进行的。”
这种以计算机为支撑的生活方式分析,其最后一步,就是给各种生活方式的类型绘上一张让人亲近的脸。 这一任务落在了销售天才罗宾•佩奇(Robin Page)的头上。Claritas雇用他的目的,就是给每一类型起一个琅琅上口的名字,做一番简洁的描述――金钱与头脑、老百姓、西班牙混合体等等。于 是,一个由计算机推动的区位销售的新时代诞生了。

Claritas的美国40种生活方式类型,1976年

蓝血阶层――美国最富裕的地方
金钱与头脑――时髦的都市飞地
毛皮与旅行车――金钱新郊区
都市黄金海岸――富裕阶层摩天楼
游泳池与庭院――年长的中上阶层的郊区
再上两个台阶――舒适的多种族郊区
年轻权势派――雅皮
年轻的郊区居民――年轻家庭
上帝之国――新开拓地区的富裕阶层的新兴城市
蓝筹股蓝领――最富有的蓝领郊区
波希米亚混合体――城市内部的不拘时俗者
美国莱维敦(Letittown)<为二战后的老兵及其家庭建立的居民区的名称。>――衰落中的二战后亚群体
灰色力量――中上层退休者
黑色进取心――中层和中上层非洲裔美国人
新的起点――城市边缘的单身综合建筑区
蓝领幼儿园――中层年轻家庭市镇
新的农场所有者――城市远郊新兴小镇的年轻家庭
新熔炉――新移民街区
市镇与学士服――大学
老百姓――年老的蓝领工人
中型美国――中型市镇
年长的北方佬――工人阶级
煤矿区与玉米镇――工业区
猎枪与小货车――伐木与农业村庄
金色池塘――傍着山岭与湖泊的乡村小屋
农业综合企业――农场小镇
新兴少数民族――城市工人阶级中的非洲裔美国人
城市单身蓝领――城市下层单身
矿山与工厂――苦苦奋斗的钢铁和采矿小镇
穷乡僻壤居民――偏远落后的农场小镇
norma rae-ville――中下阶层工业小镇
土里土气的市镇中心――小型工业城市的市区
粮食地带――人口稀少的农村地区
重工业――底层工人阶级
共享农作物――南部农业村落
南方风格的城区――衰落中的南方各州非洲裔美国人街区
西班牙混合体――省(Barrios)<西班牙语中的地方行政区域。>
烟草之路――非洲裔美国雇农
痛苦挣扎――最穷的农业区
公共援助――城市贫民区

让我们举一个例子,看看 PRIZM到底有什么样的用途。Räumtrupp是一种高脂多泡的德国啤酒,某个代理该酒的美国分销商想扩大其消费市场,他首先会很自然地想到以下两个问题:
1.还有那些人会为这种精心酿制的啤酒掏钱呢?
2.如何以最佳的方法找到这些人呢?

PRIZM的数据库,已经包含了喜爱进口啤酒的几组生活方式的类型。而且,数据库也显示出这些潜在的顾 客居住在哪些街区,如蓝血阶层、都市黄金海岸和波希米亚混合体。市镇与学士服也很有希望,不过,新的农场所有者、矿山与工厂及猎枪与小货车注定是不会成为 有效目标了。哈,这些目标街区的方位图有了;每个区位群体喜爱的电视节目、常听的广播电台、订阅的杂志的清单也有了。啊对了,他们的住址也有了。

……

尽管这种效率极高的异步区位资本主义让生活舒适无比,但它也给整个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消耗。因为,当世界逐渐被划分成各种截然不同的消费部落,人类就会逐渐失去它曾拥有的极为宝贵的东西:共享的信息和共同的理解。

《信息烟尘》.摘录

教育要输送价值判断,要提高关键技能


智慧的产生,并不仅仅是接触信息就能达到的


马歇尔•麦克卢汉:每一项技术都有“服务”(service)效应和“危害” (disservice)效应


尼尔•波斯特曼在其著作《技术垄断》(Technopoly)

任何一种新工具,都带着它特定的“内嵌的意识形态”(embedded ideology)来到我们跟前。

我们 感知和理解周围世界的方式,基本上取决于我们手里正拿着什么样的工具。拿一把锤子,你就会去找钉子;拿一把刀,你想 的就只是去切什么东西;还有其他类似的情形。“一项技术一旦被引入[社会]”,波斯特曼写道,“它就以自己的手来表达它自己的意思;它被设计 (design)成做什么,它就做什么。我们的任务就是去弄懂那个设计是什么。”每项技术都有它自己的社会计划--这同样也是麦克卢汉在他那著名的格言中 要表达的意思:“媒介就是信息”

情境的缺失也会影响情感。马歇尔•麦克卢汉早就提醒我们,要注意精神可能会离开肉体,被加速运转到能够 浮进电子虚空。他称之为“脱离肉体效应”(Discarnate Effect)。


大部分人只能在 剧场的包厢里呆呆地看着舞台――也许会感到些许愉快,不过却和舞台上发生的事情毫无关系


[有个解决方法:不去看戏,在剧场外玩耍--会发生什么?]


摧残注意力已经成为我们最流行的娱乐方式了。


信息包装


实际上人 们把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时间放在了狭窄的、专门化的交流领域里

信息过剩的世界里,分裂破碎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世界逐渐被划分成各种截然不同的消费部落


基础教育学者弗兰克•史密斯(Frank Smith):“失去隐喻,思维将无法开动”。


重估记者角色


分享和整理已有的信息比搜寻纯粹的新信息更重 要


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不同步


弗里德曼将教育和告诉分开,这一划分非常关键


教育,必须承担一种责任――保证知识的有效性


新闻摘要之所以能够继续存在,不是因为它们有价值,而是因为它们富有戏剧性和娱乐性——而且,在这个共 同信息所剩无几的时代,它们提供了一些廉价的公共信息,让所有人在某个时间里感到有所依附。它们还给人们一种相互关联和相互理解的错觉,让我们以为自己还 挺有知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所以,如果没有这些东西,我们的处境会好得多


即时信息产业


传递着精神才智


在信息资源变得异常丰富之前,宝贵 的新鲜信息是有价的通货


新信息就其本身来说,不再是一个值得最好的记者、最好的分析家和最好的头脑追求的目标。


批判性和分析能力的缓冲器


永远求新这一诱惑,这种诱惑会让他们自取灭亡。


要判断一件事情到底有没有价值,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离开它一段时间,再回头看看



用“信息斋戒”(data-fasts)净化你的系统


-

从语音邮件到办公便笺, 从读书笔记到讲演和网页,所有讯息都应该干净利落、扼要中肯。这是我们相互之间的新义务。冗余信息一旦减少,人们的粗俗举止也会相应地减少

  • 谦逊、得体和节制这些生活习惯的自然延伸

  • 有没有必要、、、

  • 头脑呆滞,记不住任何东西。它让我们不堪重负。吃得太多会感到恶心,在浴缸里待得过长也会难 受,因为最初的体验完全被堵塞了。
-
  • 品味由严格限制带来的乐趣

  • 其成本意味着,我仅拍一张照片,这样才会珍惜它
    • 是否意味着一件事情 的意义可以用付出的成本作为价值参数? 意义和成本到底有这样的关系吗?---by nigi.

  • 更基础、更能引起共鸣的技术回归的趋势称为“技术降级”

    应该尽量使用自己手中最基础的技术,只要它能完成预定的任务――在众多的技术产品中,优先使用那些任何人都能清楚理解其功能的技术

  • 信息富人将更富而信息穷人将更穷
    • 似乎与实际不符---什么是信息富人呢?信息量=信息价值?
  • 需要的并不是更快地连上信息无底洞

  • 面对食品过剩,精英们学会了如何节食

  • 能在信息过滤文化中占据一席之地,也就意味着成为一个老练的信息使用 者,知道信息来自何方,知道如何精选信息,如何把剩下的剔除掉

  • 信息穷人最终反倒被信息淹没

8.01.2007

《信息烟尘》.5

信息过剩与文化的粗俗化

这一章非常精彩:面对竞争,人们凭直觉以为,提高音量是最有效的办法。不过稍微有些远见就会发现,这样反而加重了问题,造成一种恶性循环,信息烟尘变得越来越浓密,穿越烟尘的希望却越来越渺茫。音量和粗俗程度,与信息汪洋同时上升。

第8章 “二四效应” 信息过剩与文化的粗俗化

七年级时,在我的家乡怀俄明、俄亥俄,若想让同学们去看一看传单,比如即将到来的面包促销或学生自治会的会议通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以下面的话开头,“性、性、性;喔,终于引起你注意咯……”

我怎么会突然想起这个古老的粗俗故事呢?那是因为我曾收到一封陌生的电子邮件,其标题让我非常气愤,“我找到你的自动提款卡了。”我想我的自动提款卡没有丢失,不过很显然,我会跳过其他还没打开的电子邮件,想看看到底出了什么事。

喔,终于引起你注意咯……

这封电子邮件和自动提款卡根本就没有关系。“我找到你的自动提款卡了”只是一个噱头,吸引我在信息汪洋中注意到它。写信者猜想,我通常会收到许多电子邮件,他没错。他想让我特意留意他的信。为了冲破把我团团围住的信息烟尘,他搬来了震惊战术这一救兵。

那么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每天有数百万人使用这种战术的 话,会发生什么事呢?信息过剩造成的后果,其中最明显的一个,就是创造出一种浸透着作假演戏的文化。人们都知道,要想让他们的信息直达目的地,就必须进行 信息包装,给信息裹上一层刺激人或挑逗人的外表。当竞争日趋激烈,我们就会迫不得已地采取任何措施,使我们的声音凸现出来。我们喊得越来越响。打扮得越来 越花哨,越来越有挑逗性。语不惊人死不罢休。

面对竞争,人们凭直觉以为,提高音量是最有效的办法。不过 稍微有些远见就会发现,这样反而加重了问题,造成一种恶性循环,信息烟尘变得越来越浓密,穿越烟尘的希望却越来越渺茫。当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想冲破噪音 时,他们却意想不到地制造了更多的噪音。于是音量和粗俗程度,与信息汪洋亦步亦趋地同时上升。

信息烟尘第7定律
每一条充满高强度刺激的道路,都通向时代广场。

在一个信息泛滥的环境中,最困难的事并不是如何让讯息冲破 重围,而是怎么找到一个感兴趣的听者。斯坦利•米尔格朗在1970年曾解释说,为了适应超负荷的外界刺激,人们会在每一项信息输入上分配更少的时间,会尽 可能地减少信息的接收量,会安装某些过滤装置,使输入量维持在可以承受得住的水平上。说得形象一点,我们会堵住耳朵,捏住鼻子,戴上一副深色墨镜,套上一 件塞满防护垫的衣服。

不过,事情不会就此结束。有些人必定会绞尽脑汁地冲破保护 层,吸引负荷过重的我们的注意力。面对这些新的防线,传播者会本能地作出反应,拿出刺破防线的对策。人们戴上耳塞,他就提高嗓音。人们戴上墨镜,他就使用 强光。人们穿上塞满防护垫的衣服,为了留下深刻印象,他就给他们迎头一击。这样的手段已如此普遍,美国人甚至有了一个流行的表述来形容它:“为了引起他的 注意,我不得不用一根长宽二四的木材(two-by-four)<截面为二英寸×四英寸的、标准的建筑木材。>给他当头一棒。”
最 终,我们这个信息过剩的社会成了牺牲品。我们可以把凶手称为“二四效应”(two-by-four effect)。在一个信息泛滥的环境中,“二四效应”为传播活动提供了一条生路。不过,我们也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谁都体会到,社会正不可逆转地变得 越来越粗俗。我们眼睁睁地看着一种新时尚浮现出来:垃圾电视、怨恨广播、煽情快嘴(shock jocks)<指收音机里耍贫嘴的节目主持人。>、扭曲的法律程式、广告噱头、极端粗暴和刻薄的言辞。
电影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色情和 暴力。广告变得更加吵闹、更富穿透力,而且还时不时地围着人们的口味极限旋转(一个男人被判死刑,执行枪决的士兵首领如此问他,“你想在自己的墓碑上留下 什么样的文字呢?”“意大利辣香肠,”双眼被蒙的受刑者回答。这是为“墓碑”比萨饼制作的一则广告。)言辞污秽抬头,文明得体失势。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 家庭情景喜剧中,某个角色吹嘘说,为了在结婚后仍然保持浪漫,他一巴“抓住了她的屁股!”理想主义者比尔•贝纳特(Bill Bennett)告诫说,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词句,并不是因为道德沦丧,而是那种想在一个商品过剩的媒体市场上吸引观众的欲望在作怪。贝纳特轻蔑地称之为 “文化的粗俗化”的东西,其他人所谓的“家庭伦理的危机”,这些现象都和信息革命脱不了干系;而好莱坞对传统家庭模式的抛弃,则与这些现象的关系隔了一 层。

虽然我们还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看清这场信息革命会在技术 方面玩出怎样的花样,但未来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却已经成形。它的颜色是刺目的氖气灯放射的光芒,它的音响特征是叫嚣、唾骂和爆炸,它的文化商标则是极尽粗 暴之能事的公共关系噱头。看看旧金山广播电台的表演吧:不少人以从金门桥上往下跳这种方式来自杀,旧金山广播电台向第1000个以这种方式自杀的人的家庭 赠送一箱Snapple饮料。而煽情节目主持人唐•伊穆斯(Don Imus)和霍华德•斯特恩(Howard Stern),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凭着出色的吹嘘技巧,竟赢得了全国性的知名度,还赚了上百万美元。他们是“二四效应”的主要赢家。路易斯•法拉堪 (Louis Farrakhan),一小群非洲裔美国人的精神领袖,是另一个受惠者。他手段高明地把那些恶毒的反犹言辞放大成全国媒体的关注点。仅仅通过引发争议,他 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同样的故事发生在许多人身上:卡米尔•帕利亚 (Camille Paglia)<美国作家、批评家,著有《性、艺术和美国文化》。>、丹尼斯•罗德曼(Dennis Rodman)<美国篮球运动员。>、麦当娜(Madonna)<美国女歌星、演员。>、艾尔•夏普顿(Al Sharpton)<美国浸信会牧师、黑人激进主义分子。>、罗西安(Roseanne)<美国喜剧演员。>、拉什•林博 (Rush Limbaugh)<美国政治评论家、脱口秀主持人。>、杰斯•赫尔姆斯(Jesse Helms)<美国参议员、共和党人。>、罗伯特•多南(Robert Dornan)<美国众议员、共和党人,曾参与1996年总统竞选>、斯蒂芬•博卡格(Steven Bochco)<美国电视制作人,作家。>――这个煽情主义者、注意力挖掘者的名单几乎无穷无尽,因为那些最优秀、最当红的名人现在正是以此 为生。回顾历史,我们发现,粗俗无礼往往是缺乏教养的表现;而外观俗丽则被视为格调低下、没有品位。可是在今日的注意力匮乏社会,人们却发现,举止粗野是 通向知名度、金钱和权力的捷径。这么多极富天赋的煽情主义者的杂耍表演,使我们的社会正经历着一个被传播学学者凯瑟琳•霍尔•贾米森(Kathleen Hall Jamieson)称作的“夸张的寻常化”的过程。嘴巴变成了扩音器,广告变成了撑大眼镜、搅拌内脏的戏剧表演。为了捕获注意力,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这不 但被容忍,甚至被景仰。骇人听闻的举止,获得了财富和权力的回报。

至于选举,那更不用说了。政治竞选已变得如此刻薄伤人, “二四效应”是核心原因之一。竞选手段的日益卑劣,只不过反映了这个社会的夸张、粗俗和招摇日渐繁盛。在马里兰州的一次参议员竞选中,威廉•布洛克III (William Brock III)造谣说,他在初选中的竞争对手鲁桑•阿伦(Ruthann Aron)已被法院判了欺诈罪。阿伦控告他。布洛克的辩护理由是:“谁都知道,夸张手法是竞选的一部分。”

在附近的弗吉尼亚州,一个名叫肯•巴内特(Ken Barnett)的县治安官候选人铤而走险,在电视上做了一个广告,在广告中把当政者弗兰克•卡斯尔(Frank Cassell)的照片和阿道夫•希特勒的照片肩并肩地放在一起,并把卡斯尔的副警长们说成是“迈着正步的盖世太保”,广告中还有一段出自《辛德勒名单》 的镜头。
纳粹是人类罪恶极致的象征,所以它被视为“二四效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爱达荷州,州教育督办安妮•福克斯(Anne Fox),把她在办公室里最初度过的几个星期,比作著名的纳粹受害者安妮•弗兰克(Anne Frank)遭受的迫害。

•在华盛顿特区,市长玛丽昂•巴利(Marion Barry)把一个联邦控制委员会比作一群纳粹党人。当众议院议长纽特•金里奇对这一夸张说法表示愤怒时,一位记者指出,金里奇自己也曾将林登•约翰逊 <美国第36届总统,接替被刺杀的肯尼迪总统。>的“伟大社会”(Great Society) <约翰逊总统施行的提高教育、降低贫困,减少种族歧视的政策。>方案比作纳粹主义。

•纽约州的国会议员查尔斯•兰热尔(Charles Rangel)和梅杰•欧文斯(Major Owens)把“共和党契约”(Republican Contract)对待非洲裔美国人的态度比作纳粹对待犹太人的态度。

•在一封筹款信中,“全国来福枪联合会”(National Rifle Association)把联邦法律执行官们说成是“穿着长统靴的政府凶手”,影射他们是纳粹党的突击队员。

•O. J. 辛普森的律师约翰尼•科克伦(Johnnie Cochran)把警官马克•富尔曼(Mark Fuhrman)比作希特勒,称他为“种族灭绝主义者”。

“二四效应”渗透到我们家居和工作的每一个层面。“美国企 业协会”的传播学专家文森特•索利托抱怨说,“想引起人们的注意,这实在很难。”这个他经常提到的观点得到了统计数据的支持。从1930年到1990年, 广告费按人头平均,增长了2200%,民意测验也表明,人们对信息的记忆力有一个陡峭的下降。“每个星期我都收到许多请帖,”索利托说,“邀请我参加由公 共关系的专业人士参与的研讨会,讨论各种相关问题,如‘如何保证你的新闻发布被人阅读’,‘如何在喧嚣声中脱颖而出’。”他也提出了自己的方法和策略。他 解释说,他最近提出的一种技巧,是用邮件和传真两种方式发送新闻材料。这样就有双倍的机会抓住每一个目标的眼睛。索利托说,对那些忙得没时间打开邮箱的人 来说,传真发挥着“双层保护网”的作用。

直接推销信(广告邮件)的作者也有同样的感受――注意力延 续时间不断下降。不过,他们也知道,和其他人一样他们也要对此承担责任。80年代,广告邮件的增长率比人口的增长率要快13倍,当推销信件的数量激增时, 争夺注意力的竞争也白热化了。一个广告邮件作者满心向往地回忆道,“有一段时间,除了私人通信,人们一般只收到很少的其他类信件。可是现在,足足有一吨广 告邮件,你不得不与邮箱里的其他对手展开竞争。所以你的信封外观就不得不富于戏剧性,不得不醒目,并向人们暗示,如果他们打开信封,也许就会获得某些好 处,不管信里的内容是税收降低,或是除去了一个长期政敌。”

如今有两种颇受宠爱的广告邮件技巧,一种是伪私人 (faux-personal)信封,即信封上不带商业性的塑料窗口;另一种是附带声明的信件。(“如果你曾发送过附带声明的信的话,”另一位作者透露 说,“你要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如果让你有所不便的话,我表示道歉。不过这是急件!’因为许多人不得不开车20到25英里去取它,而当他们发现这是广告邮 件时,可能会愤怒不已的。”)

传播学专家和广告邮件作者因职业原因而承受的负担,仅仅是 我们所有人现在所面对的景象的夸张情形罢了。信息技术把一般的公众变成了一个巨大的业余媒体,它也因此让所有“信息暴食者”(glutizens)背负了 媒体行业的核心重担:抓住每一个观者。每一个人都想被人倾听(或阅读、观看)。如果现在我们就是媒体,那么我们每个人就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从一个已经信息 过载且注意力无法集中的人群中搜寻注意力。既然我们既是信息过剩的受害者,又是为此添砖加瓦的“信息暴食者”,那么我们既是“二四效应”的受害者,又是它 的赞助商。

“二四效应”尤其有损新闻媒体的公正性。新闻制作不得不采取
各种无耻的措施来搜寻注意力。于是关于环境和其他社会问题的报道,大部分都开始钟情于制造恐怖和散布危机:

“某团体发出警告:注意全球水源危机”
《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

“波斯湾之外的美国能源危机”
《亚特兰大现状》(Atlanta Constitution)

“危机促使汽车里程数增加”
《华盛顿邮报》(Washinton Post)

“日本环境问题的‘定时炸弹’”
《旧金山年表》(San Francisco Chronicle)

“教皇发出警告:警惕全球生态危机”
《洛杉矶时报》

“某报道发出警告:注意垃圾危机”
《圣•路易斯邮报》(St. Louis Post-Dispatch)

“木材官员告诫:当心经济危机”
《旧金山年表》

迎合受众、散布危机,这体现了令人痛心的“新闻小报化”倾 向。这种滑向煽情主义的趋势主要受到了“二四效应”的驱使。(而且并不限于新闻的某个特殊类别,比如《纽约客》(New Yorker)杂志的编辑蒂娜•布朗(Tina Brown)曾在90年代初力图使这份杂志更加“切题”,其中的一项措施,就是积极促使供职于《纽约客》的画家创作更加“粗野”的插图。)

文化温度的升高,可能会带来一连串让人恶心的后果。粗鲁低 俗和煽情主义的增多,直接导致了侮辱和进一步暴力行为的增多,这一切顺理成章。“我丈夫在停车场里告诉某人她的灯灭了,她回应道‘我操’。她是在表示感谢 呐,”社会心理学家卡罗尔•塔夫里斯(Carol Tavris)说。

人们也认为,“二四效应”根本就没法摆脱。美国广播公司的 总裁戴维•韦斯廷(David Westin)说,“我们不可能回到过去,再去放映‘奥奇和哈里特’(Ozzie & Harriet)<自40年代开始出现在美国广播、电视上的情景喜剧,是美国经久不衰的家庭喜剧。>,并指望人们会去看它。”如果真是这样 (只有时间能告诉我们将来会怎样),那么这就意味着,在一个又一个夸张手法的侵蚀下,我们正一步步瓦解那温文尔雅的交流基础,而正是这种方式的交流在过去 的200年中一直在为这个国家服务。显然,今日的电视编导、电影制片人、演员、发言人和出版者都感到不得不提升竞争的热度,但这样的竞争严重损害了社会的 温和与明智气氛。我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也因此而减少。任何事物都无法吸引我们的注意力,除非是疯颠起舞,除非是声嘶力竭。

作为这样一种麻木剂,“二四效应”也冻结了那些最优秀的头 脑,使他们无法进入公众讨论的主流。你要赢得注意力,就不得不煽情,不得不制造轰动效应。对那些富有洞察力的聪明头脑来说,这意味着什么呢?他们的想法不 能进入音乐电视录像带,也不能进入眼花缭乱的网络页面。如果我们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转向麦当娜和霍华德•斯特恩这样的人,哪些人会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而无 人问津呢?真是滑稽,“二四效应”压制的,恰恰是这个复杂年代中我们最需要的那些人――愿意直面生命的模棱两可性的人。

《信息烟尘》.4

升级换代是厂商之福,消费者之累。所以,Shenk说,他们推销的不是信息技术,而是信息渴求。但这不也恰恰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升级游戏吗?如果大家都只满足于吃饱喝足,那经济还能往哪里发展呢?有本书不是叫《奢侈带来富足》吗?

第5章 雷鸟问题和其他“升级”陷阱

雷鸟问题(Thunderbird Problem),是产业界为升级现象的阴暗面起的名字,以此概括过去几十年中福特公司的雷鸟汽车那众所周知的、折磨人的转变历程。20世纪50年代中期,雷鸟(T-bird)最初面市时,是一款外表光鲜且极富冒险精神的迷人车型。可美国汽车工业的本质却是,不许任何一款车型长盛不衰。所以汽车款式每年都有非常大的变化,这使消费者感到,要紧跟潮流就得追求最新款式。

“有计划的产品淘汰”(planned obsolescence)这一战略关注的并不是产品性能的真正提高,而是肤浅的外观革新。产品质量成了销售压力的牺牲品。渐渐地,当人们不再留意汽车本 身的整体性能时,许多车型最初的魅力和雅致就被人们视而不见了。雷鸟绝不是什么特殊车型,只是因为很偶然的机会,它才成了这一问题的最佳例证。

K.解释说,软件和硬件的情形也一样。一项产品最初是相当简单而灵巧的,但是为了让消费者不断升级,一大串花里胡哨的东西就会年复一年地加上去,直到最初产品的性能和精巧之处都被稀释殆尽。

当我去拜访迪安――那个在苹果公司工作的朋友时,他对这个问题也非常熟悉。“这和‘麦金托什’的情形完 全一样,”他说。苹果公司每年都要提高机器的性能,在迪安看来,这种举措把机器的精髓都抹掉了。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最新一款的“强力”笔记本电脑,据称它 比我那已经两岁的机器的功能要强大得多,速度也要快得多。可它被软件拖累过度,所以实际上比我的机器还要慢得多。

雷鸟问题是这个过剩时代的特有病症。我们升级,因为升级如此容易。当我们热切向往着下一代神奇产品时,我们却把最初的目的忘掉了。我们拼命地往上堆啊堆,堆啊堆,直到某一天我们在甲板上装载了满满一大箱廉价无用的珠宝时,才发现船在下沉。

这种毫无理性的事情之所以会继续下去,多半是因为它可以带来惊人的利润。按计划进行的计算机淘汰过程,每年为程序员、制造商、销售商和公关人员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收成。不过消费者却从来没有从如下经历中获得过收益:

[地点:“顶尖”微电脑销售部]
售货员乔:漂亮吧,这家伙?
消费者杰里米:这台机器的配置是多少?
乔:150兆赫主频,1G字节硬盘,内置28.8传真/调制解调器和4速光驱。打折后1,800美元,今天你就可把它抱回家了。
杰里米:好像还不错,我买了。
乔:好的,你去他们那边交款,然后在右边那个柜台拿机器,大约18个月后我们再见吧。
杰里米:你说什么?

乔: 没错,当你知道可以用几乎同样的价钱买到一台速度快得多、内存也大得多的机器时,你就会回来的。这机器还是会正常工作的,不过当你看到办公室里的新家伙 时,你就会觉得这机器实在是太拖沓了。同事们会指着你的机器,说它都快成化石了。此后的某一天,你会听说自己最喜爱的软件有了新版本,而软件的说明上特别 提到,在你那内存不足的机器上它将无法运行。就在同一时间,20倍速的光驱上市了,你那4速光驱会显得分外凄惨……

当然,没有哪个售货员在向你兜售商品时会不加修饰地坦白这些事实。但是,在每天发生的软件和硬件购买活 动中,销售者向你暗示的,就正是“产品会被迅速淘汰”。还记得Windows 95吗?当“微软”推出它那让人望眼欲穿的系统升级版时,(在杰伊•莱诺(Jay Leno)<美国喜剧演员、电视主持人。>和“滚石”乐队的帮助下)他们吸引了如此多的注意力,甚至有些计算机商店在午夜开门销售第一份软 件。只有音像商店在发行某些火爆的流行专辑时才这么做过。

不过Windows 95在1996年到底有多火呢?如果你对这种旧新闻没什么印象,那是因为“微软”特意安排了这样的效果。毫无疑问,紧跟着这本书的出版,一个新的升级版 ――Windows 97就会粉墨登场。既然和其他所有公司一样,微软需要从升级中获得它的大部分利润,那么真正的产品就既不是软件也不是硬件,而是信息渴求。为了让公司在华 尔街的短期表现显得不错,企业间的竞争就变成了竭尽全力说服消费者为升级版掏钱。

信息烟尘第5定律
他们推销的不是信息技术,而是信息渴求。

信息产业的销售目标就是说服消费者,不管他们拥有什么,让他们永不满足。这一招很奏效。90年代初, IBM发现,人们每隔五年更换一次电脑。到1995年,用户们只要两年就会觉得他们的机器落伍了。以现在的更新速度来看,估计到2005年,这个国家扔进 垃圾桶的电脑将达到1.5亿台。因此,当我们以为买电脑仅仅是为了它的技术性能时,我们其实是在欺骗自己。显然,在每一次购买活动的后面都隐藏着一个强有 力的社会因素:紧跟潮流,不要落伍。

计算机的“社会性速朽”特征,不只对我这样的电脑狂热者是一个问题。促使我的硬件和软件每隔几个月就升 级一次的那股力量,也是推动你的医疗保险费直线飙升的原因。当技术变革使相关的每一个产业都加速变化时,那些在软件、硬件“升级”及员工培训上花费的费用 也就被榨取掉了。这些费用几乎成了一条永不干涸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