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3.2007

《信息烟尘》.7

信息烟尘8 逸闻趣事现象。这一章让我想起最近的“纸浆陷”包子新闻。新闻是假,抑或打假新闻是假。中国比美国还复杂。哈哈。

以下几章就略去了,和咱们关系不大。
10.一个由孤独分子组成的国度
11.超级民主
12.来自信息水洼的生物
13.信息监视

第14章 逸闻趣事现象

有一个曾以口头和文字形式流传过的故事:许多年前,伟大的杜瓦米什(Duwamish)印地安酋长、皮 吉特海峡周围六个部落的统治者西雅图(Seattle),由于对白种人的掠夺行径非常反感,于是坐下来给白人总统富兰克林•皮尔斯写了一封慷慨激昂的信。 “地球是我们的母亲,”他郑重声明,“我看到上千只美洲野牛在大草原上腐烂,它们是被从这儿经过的火车上的白人射杀的。”西雅图酋长督促皮尔斯总统仔细考 查一下其人民的行为后果:“当所有的野牛被杀光,当所有的野马被驯服,世界将会怎样?当森林的每个隐秘角落都充斥着人群的气味,当果实累累的山野风光被说 话的电线污染,世界将会怎样?”

故事接着会说(人们经常重复这一段):毫无疑问,西雅图酋长那封感人至深的信已经成为现代环保运动的一 篇关键性文献。它被众多募捐呼吁所引用,它在示威活动中被慷慨激昂地宣读。谁能不被这高尚而充满悲剧意味的诉求打动呢?这封信引发了一种集体的负罪感,在 种族和环境问题上造成的百年罪孽,使人们内心难安。

但上面提到的那个故事并不是真的,而是得克萨斯州的编剧特德•佩里(Ted Perry)为1971年的一部生态电影写的剧本。(佩里承认:“我写过一段讲话,那段话是虚构的。”)历史事实却是,西雅图酋长是一个凶猛的斗士,因其 对其他部落的进攻而闻名。他虽然被描述成一位睿智而高明的政治家,但他肯定不曾留意过一头野牛或一列火车,甚至都没有听到过北美夜鹰的唧唧喳喳,这些东西 都是佩里自己编造的。在西雅图酋长生活的年代,他周围数百英里范围内是不会有野牛、火车和北美夜鹰的。

我们可以在这里将虚构和事实分开,就像《纽约时报》和其他地方经常出现的真假之辩一样。我们可以一遍又 一遍地重复事实,就象念经一样。但我们却挡不住一个好故事的诱惑,也正是由于这个缘故,关于西雅图酋长的虚构性描述,即特德•佩里的版本,才能够出现在 《纽约时报》“非虚构类”畅销书榜上,并且成为近年来的“地球日”和其他环境保护活动的中心话题。(这本书名叫《鹰兄,天姐:西雅图酋长的预言》 (Brother Eagle, Sister Sky: A Message from Chief Seattle)。)历史学家戴维•伯奇(David Buerge)说,“这个例子典型地再现了那句老话:当事实还在穿鞋准备上路时,谎言却早在以每小时20英里的速度前进了。”

只是在今日,谎言的传播才如此迅速。在这个电子时代,一个讲得头头是道的谎言能在几秒钟内绕着地球转一 圈,而真相却被层层封锁,埋葬在堆满统计数据的档案柜里。这个奠基于事实之上的社会,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跨越了那个被破坏性的神话和迷信所纠缠的时代(现在 我们知道疾病是由细菌引起的,而不是由嫉妒之神在起作用;火山的喷发与少女的童贞毫无关系)。但是,信息的过度充裕也引发了一些令人不快的后果,其中之一 就是,在这个注意力越来越难以集中的社会里,我们变得更容易相信那些误导人的、简单化的神话。


信息烟尘的第11定律
当心那些消解了所有复杂成分的故事。


如果我们可以把信息过剩比作暴饮暴食,那么逸闻趣事现象(anecdotage,这个词是专栏 作者威廉•萨菲尔(William Safire)创造的)就像吞食了过多甜点:这是一条获得“快”乐和短暂满足的捷径,但最终却无法止渴,它甚至非常危险——就和“零卡洛里摄入”会扰乱营 养结构一样。最近一段时间,在约瑟夫•坎贝尔(Joseph Campbell)<美国学者,他关于比较神话学的研究,探讨了不同文明中的神话的功能。>、比尔•莫耶斯(Bill Moyers)<电台记者,曾呼吁媒体对宗教和神话给予更多关注。>和罗伯特•布莱(Robert Bly)<诗人、翻译家。>的影响下,我们一直在颂扬神话的魅力,但我们也要记着对神话保持警惕。
在这个问题上,事物的两面性也表现 得很突出。基础教育学者弗兰克•史密斯(Frank Smith)把隐喻比作一张行车地图,他解释说:“失去隐喻,思维将无法开动。”人们天生就能从简单但却动人的故事叙述中获得启示和指导,而干巴巴的信息 就围绕这些叙述拼接在一起,从而获得意义。

但是,如果这些思维行车地图上标明的道路和河流并不存在,那又会怎样呢?在逸闻趣事的滥用方面,当今最 出名的人物也许要算罗纳德•里根这位“伟大的传播者”了。在1976年和1980年两次总统竞选中,他都曾斥责一名杜撰出来的“社会救济女王”(里根从没 有公开提到过这个名字)。据说这个女人使用了80个化名、30个住址、12个社会保险卡和4个根本就不存在的已故丈夫的名字,从社会救济金中诈骗到了15 万美元。而实际上,最接近事实的一个例子是芝加哥的一个女人,她使用两个假名不正当地获得了8000美元的救济金。不过里根的故事却嵌入了公众的大脑,这 不仅帮他在1980年当选了新一任总统,而且促成了1981年那严厉而苛刻的福利改革法案的通过。(“那场全民直接投票实在让人恶心,”当时的《华盛顿邮 报》发表社论说,“我们以为,如果你坚持认为,所有领取救济金的人都和那些被定期曝光的大骗子及‘社会救济女王’一样,是一类货色,那么这方案就是有意义 的。但是如果你认为,领取救济金的人并不是一群需要受到惩罚的罪犯和劣等人,那么你就会发现这个惩罚性的、贬低人格的法案其本质到底何在。”)

如果因为如此容易上当而以为自己非常愚蠢,那也没有必要。其实,我们天生就是如此,我们对神话和隐喻的 亲和力已经深入脑髓。心理学家理查德•尼斯比特(Richard Nisbett)解释说,在人类的生物性方面,从其发展历程的大部分时间来看,“生动鲜明的信息”一直就是唯一的学习途径。“如果从进化论的角度看,”他 解释道,“可以说我们已经习惯了叙述性的信息。在早先的无文字记录时期,我们就是以这种方式进行学习的。使用统计数据和逻辑推理的方法来认识世界,那是后 来的事了。”

为了验证我们对叙述性信息的信赖,尼斯比特曾做过一些试验。在试验中,被试者看到的统计数据和叙述性信 息是互相矛盾的。这些试验表明,叙述性的信息总是在人们的印象中占据主导地位。在某个试验中,试验对象将和一个监狱看守见面。这看守或者显得通情达理、正 派得体,或者显得残暴而嗜杀成性。然后,试验对象会看到关于大多数看守的实际情况的硬性数据,并被告知不用理会他们遇到的、起演示作用的看守给他们留下的 印象。“试验表明,”尼斯比特说,“虽然被试者知道他们遇到的人没有典型性,但他们对监狱看守所做的整体结论却不会有丝毫改变。那根本就无关紧要。唯一起 作用的,是我们展示出来的看守到底是个好人还是个歹徒。如果看到的是一个和善的人,他们就会以为监狱看守不那么坏。如果看到的是一个恶心的人,他们就会以 为监狱看守实在让人感到恐怖。”

心理学家证实了丹尼尔•朔尔的直觉,在所谓的媒体时代里,逸闻趣事现象是一个特殊问题。罗伯特•恰尔迪 尼曾提到过一条“第22条军规”似的悖论:“在高度复杂的智力装置的帮助下,人类创造出其他物种未曾创造过的文明。我们创造的环境已是如此复杂,变化节奏 如此迅速,信息如此充裕;但我们却不得不以一种动物的方式来适应它,而在进化史上我们早就已经超越了动物阶段。”信息狂热就以这种方式实现了一次行为转 嫁,把应付海量信息的任务抛给了动物式的适应方式。


新闻记者是保护公众免遭欺骗的第一道防线,但他们也经常成为欺骗性的逸闻趣事的牺牲品。这些故 事故意迎合人们的先入之见或他们对某人某事的猜疑。而现在的问题在于,由于注意力越来越无法集中,新闻记者也和其他人一样,可能比过去更容易上当了。看看 最近发生的几件生动的政治趣闻吧。

事例A:据报道,在其任期的最后一年,乔治•布什参观了某地的一个超级市场,食品杂货部收款台的激光制 导扫描仪让他分外困惑。第二天的《纽约时报》的新闻标题赫然写道,“布什撞见超市,目瞪可呆”。布什已在白宫和副总统官邸连续生活了11年,人们以为他已 经有些脱离群众了。在此之前,曾有新闻报道说,在某个加油站里,布什竟然不认识新型的加油泵。扫描仪的故事不过是又一次验证了布什脱离群众这一说法,而这 正是新闻记者和反对布什的人正在寻找的东西。他们重复了相同的故事。

某些轶事虽然到处传播,但最终事实却是,这些东西完全是子虚乌有的。一个甚至都不在现场的《纽约时报》 记者,曾经编造了一个无趣得多的事件:某家新技术扫描仪的制造商向布什演示了他们的最新产品。在谎言被戳穿并被报道出来以前,布什的形象已经遭到了严重的 损害。“这严重损害了总统的公众形象。”布什的新闻秘书马林•菲茨沃特(Marlin Fitzwater)写道。后来布什在选举中落败,这多半是因为人们认为他已经脱离群众了。

……

逸闻趣事是我们的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些多半没有事实根据的重要叙述,甚至有一个流行的名字:我们把这样的故事称作apocryphal(无稽之谈)。

Apocryphal:形容词。1.其作者的身份或真实性值得怀疑。2.错误的;虚构的。

Apocryphal(无稽之谈)。当谣言在舌间翻滚时,我们体会到一种作恶的乐趣,我们咧嘴笑着,相 互间暗中眨眼,含蓄地暗示,那多半是个谣言——但如今这样的东西太多了。这种社会共识已经渗透到我们的工作中去了。在商业和政治事务中,我们通过轶事来操 纵人们对某人某事的印象,且常常以这种操纵能力的高低来衡量我们成功与否。

由此而产生的结果往往十分荒谬。“沃特•汤姆森”(J. Walter Thompson)广告公司的两位业务经理在《国际广告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ertising)上吹嘘说,对某种止疼药的独一无二的疗效所进行的夸张宣传,对病人产生了实际的疗效。“双盲试验证明,品牌效应在止疼效果中起的 作用占到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他们写到。“品牌就跟药品的内部成分一样,它和药理作用相互配合,产生的疗效比未标品牌的药片强大得多。”

这种言论体现出的狂妄自大令人瞠目结舌。广告者不仅吹嘘其宣传的药品具有疗效,而且还说这种夸张本身也 有治病作用,并以此为其关于止疼药的夸张言论作辩护。这种声明传达出的讯息是,既然可以证明品牌具有止疼作用,那么我们自始至终就用不着担心真理是不是遭 到了歪曲。诚然,无稽之谈和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已经有许多年的历史。但值得注意的问题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随着人们的精力越来越分散,谎言将比真相跑得 快得多,而且它们往往会转化为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