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是对过去和当下的一种概括,对未来的一种预测,不管承认与否,观念都决定着我们的行动。商业与管理观念也是如此。但商业观念市场上却总是充斥着各种奇谈怪论,谬论因为意外的成功而被奉为真理,算命先生式的左右逢源、心理暗示也大受欢迎,那种“我是绝对真理”的狂妄更不鲜见。因此,这里列出我们的三个信念以对抗这些噪声,它们都是前人的观念产物:
理论只能证伪,不能证实。波普尔说世界上只有两类理论,已经被证伪的理论,尚未被否证但将来可能被证明为错误的理论。这是对理论本身的看法,我们因而应该采取的态度,用波普尔的名句说就是,“这些人有大胆的观念,却对本身观念的批判不遗余力;他们设法要了解自己的观念是否正确,使用的方法是先了解它们是否可能有误。他们大胆推论,然后极力尝试推翻本身的推测。”
历史进程是由参与者的偏向塑造的。这是索罗斯的观点,他关于认知和现实的反身性理论用金融业行话说就是,在某些情况下,偏向不仅影响市场价格,而且影响所谓的基本面。在商业领域,由于从来不存在经济和金融里的均衡假设,在这里人们追求的本来就是不断移动的目标,观念带来的基本面改变从来不是人们关心的核心问题。但他的观点依然应予重视:“塑造了历史面貌的思想无非是一些内涵丰富的谬论。一套富有衍生性的谬论往往最初被人们视为真知灼见,只有在它被解释为现实之后,它的缺陷才开始暴露出来,然后将会出现另一套同样内涵丰富的但与之正相反的新谬论,并且这一过程仍将不断地进行下去。……这种更替就被称为进步。”
我们要区分信号和噪声、区分日常的事件与历史的事件。我们现在被大量的信息轰炸,但它们大多是噪音,只有除掉噪音后的信号才是真正的洞见。日常的事件(humdrum)和历史的事件(historical)则是索罗斯的说法,他把参与者纳入其中形成这样的区分:能够被参与者正确预见并且不会在他们的认知中激起变化反应的日常习惯;以及独特地影响参与者偏向,并导致进一步变化反应的则是历史的事件。
说到底,我们最大的信念是苏格拉底的箴言“我一无所知”,对自己的观念抱着批评态度,并愿意随时更正。
(本文为将于2007年5月14出版的经济观察报之《经观商业评论》5月号编者的话。本期《经观商业评论》封面主题为:“看呐,公司里的八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