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爆炸中求生存(Surviving the information glut)
戴维•申克/著 David Shenk
黄锫坚 朱付元 何芷江/译
信息烟尘定律集
1.信息,曾经稀缺,并被当成鱼子酱来珍惜;但它现在却跟土豆一样充足,被视作理所当然。
2.硅集成电路的进步比人类基因的进化快得多。
3.计算机既无人性又无同情心。
4.给每个教室安上一台电脑,就跟给每个家庭修建一个发电厂一样。
5.他们推销的不是信息技术,而是信息渴求。
6.专家过多,混乱加剧。
7.每一条充满高强度刺激的道路,都通向时代广场。
8.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9.电子市政厅使快捷的通讯、低级的决策成为可能。
10.Equifax公司正在监视。
11.当心那些消解了所有复杂成分的故事。
12.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大多数道路都避开了新闻工作者。
13.赛博空间是共和党的天下。
序言
这是一桩非常神奇的事情--我指的是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而且不光指过去三四年的,而是历史更久远的、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信息传输越来越快,信息量越来越大,世界各地的人们都从中受益。
不 过除了上面这些,我还想加上几句。说到信息,人们会发现,好东西带来的后果往往无法预料。当输入达到某个程度,收益递减法则就开始起作用了;信息过剩一旦 发生,信息就不再对生活质量有所帮助,反而开始制造生活压力和混乱,甚至无知。如果信息超出人类的承受能力,它就会破坏我们自我学习的能力,使作为消费者 的我们更容易受到侵害,使作为共同体的我们更缺乏凝聚力。这种状况使大多数人控制生活的能力一点点削弱;但那些已经大权在握的人其地位却更加稳固了。
我 们并不是头一次遇到供应过剩带来的副作用。生活在地球上最发达和最成功国度里的我们,常常背负着过剩问题造成的心理负担。尽管信息革命创造了诸多奇迹,但 是一股黑压压的“信息烟尘”已经飘了过来。在后面的叙述中,我们将一道来探讨它的害处,我还会提供一些相应的健康疗法。本书的目的在于提醒人们,信息和理 解之间有着重要的差别。本书也想告诉读者,你并不是唯一的受害者,还有许多人也被信息所淹没,成了信息过载的牺牲品。另外,《信息烟尘》试图戳穿那些花里 胡哨的商业广告,它们包围(也推动)着信息革命的进展。
为清楚起见,本书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信噪比”,回顾由信息匮乏到信息过剩 的历史转变过程,审视微技术(microtechnology)和刺激过度是怎样影响人类生理机能的。人类依其天性到底能够应付多大程度的复杂性和多少数 量的信息?当我们被资料淹没,我们的记忆力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的人际关系,我们的自我认同,会经历怎样的转变呢?
第二部分,“虚拟混 乱”,探究那些由信息革命产生的社会和政治后果,它们也许尚不明显,但并非无关紧要。这些后果包括:一个被连续“升级”不断困扰的文化、一股令人讨厌的数 据洪流、一团不断增长的噪音、学科的过度分化和一种“紧跟时代”(plugged in)的民主――有人认为这种特性对民主本身是有好处的。
第三部分,“新秩序”,对信息混沌中诞生的新型权力动力学作一番勾勒。对各类阴险人物和强势产业来说,信息烟尘是他们的乐园,信息过剩并不让人烦恼,反倒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机遇。
第 四部分,“向意义回归”,提出一条解决之道。顺着这条路,我们可以走向一个更加明智和安宁的世界。除了在政府行为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也指出个人可以采取的 一些措施。通过这些手段,人们可以从信息中获得力量,而不是在信息中窒息。如果我们能够尽早思考那些关键性的问题,也许就能拨开迷雾,为一个崭新的信息生 态系统开辟道路。
为避免搬起石头砸自己,本书力求用词简洁、字句经济。而且行文顺序也是线性的,不适于冲浪。读者必须在一间安静的房子里从头开始,请不要戴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