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9.2007

GTD

最近把戴维·艾伦的《Getting Things Done》(GTD,《尽管去做》)拿出来看,翻开就看到以前做的标记之处,那是一段德鲁克关于知识工作本质的论断。

德鲁克说,“在知识工作中,任务没有被制定,它需要被确定。‘这项工作的预期成果是什么?’这是一个提高知识工作者工作效率的关键性问题。”任务,需要由知识工作者自己去“确定”,预期成果的问题,需要我们自己去问。

GTD工作方法包括如下阶段:

准备步骤,确定时间、空间和工具

步骤1,收集 (Collecting)

将所有的事放在一个合适的收件匣(老板交办事项,自己想到的点子,今天收到的喜帖等),收件匣需要实体的如三层文件匣,也需要计想法事件的如小记事本or PDA,这是所谓的收集。

步骤2,整理 (Processing)
这时你把收件匣的东西拿出来,分门别类一下(如垃圾参考资料 孵化资料 任务 计画中的任务列在行事历的事件授权给他人处理的事件下一步行动=>存到一个可蕴嵝你的系统两分钟内的行动=>立即执行)

步骤3,组织 (Organizing)
组织的概念就是档案系统及工作清单两种概念。档案系统指你需要建立一个可以收藏你所有要参考资料的档案系统,任务清单分为下一步行动清单、等待清单、未来/某一天清单等。

步骤4,回顾 (Reviewing) 与检讨 (Checking)
回顾也是GTD中的一个重要步骤,一般需要每周进行回顾与检查,通过回顾及检查你的所有清单并进行更新,可以确保GTD系统的运作,而且在回顾的同时可能还需要进行未来一周的计划工作。

步骤5,执行 (Doing)
现在你可以按照每份清单开始行动了,在具体行动中可能会需要根据所处的环境,时间的多少,精力情况以及重要性来选择清单以及清单上的事项来行动

11.08.2007

互联网上的五对页面信息模式

方军商业日记 2007年11月8日
互联网上的五对页面信息模式

近日梳理遇到的互联网上的各类信息模式,发现大略可以分为五对共十种。

互联网门户的频道首页和网络专题页。它们的共同点是流量大,手工更新,不同点是频道首页是领域,网络专题是热点,频道首页是信息高频度持续更新、持久存在,旧内容往里压,专题是短期高频更新、用完即弃,旧内容往页面下压。

由搜索引擎自动生成的新闻首页和新闻专题页(比如百度的页面)。它们的共同点是基于海量信息,机器生成。它们和第一对的区别在于,特别是新闻专题方面,搜索引擎生成的新闻专题几乎是没有一样的时候。

搜索引擎只有输入框的首页和根据用户输入生成的页面。只有输入框是页面极简,根据用户意图生成的页面最大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证券频道首页和单个股票首页。证券频道首页的目的是提供市场整体信息,而单个股票首页则是根据主题把信息聚合。这一类信息是有标准结构的。

博客聚合页面和博客页面。博客页面是信息按时间顺序往下累计,旧的往下压。博客聚合页面(如Techmeme),则是按话题进行聚合,把最新的信息呈现出来。博客页面,是很难做到海量的。

应该还可以有其他的很多对页面信息模式对比。这里面有几重逻辑区分:是人工还是程序,聚合页是繁复还是简单,从受众角度看是单一页面还是受众敏感,从信息提供方讲是信息模式还是数据库模式,是大众模式还是小众模式,是分散模式还是集中模式……

我以为从这些对比已经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互联网页面信息模式的大变迁:从提供一个给很多人看的固定页面,转向提供针对不同浏览者提供动态页面。

五对页面的页面示例:

门户 搜狐新闻 专题 嫦娥探月
搜索新闻 百度新闻 搜索新闻专题 十七大
搜索首页 Google 搜索结果页 搜Web
证券首页 Google Finance 股票页 GA
博客聚合页 Techmeme 博客页 techcrunc

11.02.2007

普通人vs逻辑人

普通人vs逻辑人

在《交互设计之路:让高科技产品回归人性》中,VB之父、知名软件开发者Alan Cooper有一个对逻辑人和普通人对比:

逻辑人:需要控制权——接受以复杂为代价
普通人:需要简单——愿意放弃控制权

逻辑人:想理解事物内部机制——可以接受失败的代价
普通人:想成功——可以不去理会事物内部机制

逻辑人:关心可能性——接受以事前准备工作为代价
普通人:接受偶然的失败为代价

Alan是用逻辑人来指程序员,不过我想不仅仅程序员是这种思维方式,很多工程师类型的人都是这种思维方式。